怒江溜索医生邓前堆
邓前堆夜间出诊
邓前堆乡间巡诊
一个孤独的身影,背着药箱,在崎岖的山路上默默地走了28年。
28个寒来暑往,过溜索、翻垭口、穿云雾、经雨雪,年复一年,他就这样经历着,用对善良、对职业、对信念的坚守,换来了乡亲们的健康。
他,就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怒族乡村医生邓前堆。
28个春夏秋冬,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留下了他一个个坚实的足迹,也留下了一个乡村医生的伟大传奇……
无悔人生 选择与大山为伴
石月亮乡,一个在地图上要找半天的乡镇,从镇所在地利沙底逆江北上,在离乡政府6公里之处就是拉马底村。滚滚怒江水至此,江流在巨大的落差中翻腾倾涌,排山倒海,惊涛拍岸,震天动地。
拉马底村,山高谷深、地势陡峭,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被湍急的怒江一分为二。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超过25度的坡地不适合人类居住,但由于特殊的地域和历史原因,这6个村民小组里,除少数几户居住在较为平坦便利的江畔公路边,其余大部分散居在坡度超过50度的崇山峻岭之中。江对岸害扎、拉娃达、格扎三个小组,至今仍靠最“现代”的交通工具——溜索渡江。通往每一家的山路,都十分艰险崎岖。
邓前堆就出生在拉马底村一个叫培建的傈僳寨子中,从小奔跑于高黎贡山的山间小道,性格朴实坚韧,做事细腻执着。
1983年,年仅19岁的邓前堆,经乡卫生院乡村医生技能培训班取得从医资格后,回到拉马底村当上了一名乡村医生。
“山区缺医少药,从小目睹乡亲们小病小痛得不到及时治疗,拖成大病,当时我就想这辈子别的事不干了,就干医生了!”。邓前堆说,当上乡村医生那天,兴奋得彻夜难眠,终于可以为乡亲们做事了。
如此一番开场白,绝非邓前堆在记者面前自吹自擂。高原峡谷,千沟万壑,惊涛骇浪在此凝固;亮丽的傈僳民歌,如奔腾的怒江,充满了难以诉说的浪漫。但是一踏上这块土地,才知道什么叫贫瘠。
从当上了乡村医生那一天起,邓前堆下定决心,忍受着夏季蚊虫叮咬,冬日里寒风凛冽,翻越崇山峻岭,走村串寨,打针抓药,把脉诊疗,奔波在云封雾锁的高山峡谷间。
怒江湍流咆哮,江风刺骨。江对面的村民小组在云雾间隐隐约约。一条晃晃悠悠的溜索横跨在峡谷的江面上,这条100多米长的溜索,就是来往村庄两岸的桥梁。索道距离江面有30米,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仅靠溜梆和一根绳子通过100多米长的溜索,其艰险毋庸置疑,一旦出现意外将是九死一生。
就在这条危险的索道上,46岁的邓前堆已溜了整整28年。邓前堆从最初背上药箱时的激情渐渐沉淀为平静中的执著,用生命的激情和无私,履行着“服务乡亲,奉献家乡”的人生誓言。
28年里,邓前堆随喊随到,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救治了无数村民。他所在的拉马底村,免疫规划建卡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