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云南精神” 禄劝县税务干部义务修路26年

发布时间:2012-07-31 09:23:00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一锄一锄修出便民贴心路 付兴华 摄

他将税法念给我们听,还将重点部分逐一解释。刚开始我们以为禄劝县地税局来了一个疯子,活计又忙,还来添乱。那时,根本没给他好脸色看,吼他两句,他还硬是不发火不生气,继续念……

这就是孙显才,禄劝县一名普通公务员。自掏腰包为人们修路26年,却守口如瓶没对任何人说起。曾详尽报道过他的事迹,让读者认识了“老孙”。近日,中央省市媒体组成大型采访团,再次走进禄劝,深入孙显才的生活,看看他以怎样的行动践行以高原情怀、大山品质为内核的云南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

事迹在县城传开

原本只有到马豆沟背水的人熟知老孙,经媒体报道,老孙火了,名气大了。老孙却并未因此变化,话少、内向、修路一如既往。晚报记者趁大家休息之际,跑到街头探访百姓眼里的老孙。

“认识孙显才吗?”“不认识。”

“马豆沟修路的那个地税局老孙啊!”“哦,你说的是修山路的那个中年男人。”

接受采访的王天蓝说,每周末去背水都能看到他在修路,我跟他说,修路,我们女人做不来,要不我去给你买点吃的,但老孙笑笑拒绝了。

老孙的事迹,在禄劝县城传开了,说起他,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刘应平在禄劝县城新街片区经营一家工艺店,同时也是老孙的管户对象,当初老孙接管新街片区纳税户,对于老孙上门来读税法的这个举动,他认为,地税局来了个疯子。让刘应平记忆深刻的还不是通读税法这个事情,每次给他倒水,他不喝,有次火炉上烤好洋芋,拿给他吃,他也不吃,几年来不喝纳税人水,不吃纳税人东西,对此,还有人调侃他是“职场傻子”。

老孙一直在修路

半年不见老孙,老孙还在继续他的“修路之旅”,不同的是,马豆沟的山路只需日常维护,如今,他又到对面那座大山修路。

老孙的老家马鹿塘乡距县城110公里,历经3个多小时的颠簸才能到达。老孙的大山品质,正是从这里孕育而出。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羊肠山路是通往外界唯一的通道;路不通,村民出行困难。修好路,才能走,这在儿时的孙显才心里种下了种子。说起修路,对他影响最为重要的人,是他的爷爷。小时候,孙显才的爷爷经常带着他去修路、搭桥,为的就是大家出行畅通。

1986年,老孙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马鹿塘乡工作,1998年转到马鹿塘乡地税所工作,2004年,地税机构调整,乡镇地税所被撤销,老孙在乡下工作的18年间,他为家乡建成了3座小桥,修通了5条山路;在禄劝县城工作后,他又在人们常去背水的马豆沟山上,将一条30到40厘米的羊肠小道扩成近两米宽的山路,还修成4条小路,1座便桥,两段石梯,5段挡墙,3段排水沟,16处休息台。

女儿想去恐龙谷

老孙话少,要走进他的内心很不容易。在采访中,谈起孩子,老孙尘封多年的伤心事在只言片语中说了出来,今年12岁的女儿孙瑜本来是排行第二,小孙瑜还有一个哥哥,2000年,男孩3岁时,不幸夭折在拖拉机轮下,两年后,妻子也离开了家。10年来,老孙没有再婚,为了女儿,他又当爹又当妈,周末和节假日就背着女儿去“开路”,女儿小时候就帮爸爸捡石头修路。

现在恰逢7月,孙瑜放假了,比半年前长高了不少,问起暑假有什么梦想,她低头小声说:“我想去恐

谷。”“跟你爸爸说了吗?”“说了,他根本不理睬我,周末还是在修路。”

对于修路,女儿以前并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这么做,每周末在家简单吃点就上山一天,问父亲修了干什么?他只说,修好路,来背水的人路就好走了,老人也不会滑倒了。慢慢地,孩子给予了他更多的理解。

执著感动纳税人

刘应平介绍,税务干部给我们读税务知识,老孙真是第一人,是他的执著,感动了我们。从纳税人排斥到接受,老孙是怎么做到的呢?“忍耐!”孙显才说,税收政策发生变动,就一定要跟纳税人讲清楚,根据每家情况告诉他们如何申报税收优惠,也只有把宣传工作做透,正常的缴税工作才不受影响。

老孙的事迹在禄劝地税局传开后,同事们纷纷向他学习,杨配良等同事表示,他们不会修路,但是有一点,他们会将老孙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当中,并且落实到具体职责上,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以高原情怀、大山品质为内核的云南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

何谨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