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集体闲置资产盘活起来,趁着文旅产业火热这股东风,美化环境、建起民宿,今年村级集体经济可创收131万元。在集体资产清理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县、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一直在监督指导,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都清清楚楚……”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灵官社区党总支书记深有感触地说,组织在身边、监督在眼前,发展集体经济的底气更足了,心里也更踏实了。
近年来,南华县纪委监委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内容、关键环节跟进监督,在破解“怎么干”“如何管”上找准定位、精准发力。紧盯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集体资金管理使用、群众增收受益等工作情况,把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结合起来,开展全过程监督,护航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干部,基础在‘三资’。我们构建‘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联动监督机制,对村级‘一肩挑’人员履职尽责、村集体‘三资’监管、集体经济项目建设等情况开展联合监督,进一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使用过程中,县纪委监委充分调动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乡村振兴监督员等基层监督力量开展“贴身”监督。沙桥镇沙桥村推行“清风议事”制度,将每一项用集体经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摆在桌面上”议,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乡村振兴监督“三员”和村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罗武庄乡纪委督促指导树密鲊村通过把闲置的房屋出租、经营养牛场、入股企业等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村“两委”集体商议,用一部分集体资金为村里80岁以上老人缴纳医疗保险以及实施农村污水收集治理,用集体经济“反哺”于民。
为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带病发展”,县纪委监委整合县委巡察和县审计局力量,“纪巡审”联动对集体“三资”体量大、村集体经济组织规模较大、信访问题突出的重点村(社区)实施“提级监督”。在对村巡察前,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村(社区)进行提级审计,查找集体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巡察找准“靶心”,对涉及村级“一肩挑”人员和村集体“三资”的问题线索实行提级办理。今年以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03个,查办相关问题线索7件,立案查处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人、组织处理13人。
去年以来,该县12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2151万余元,增长60%左右,20万元以上的村有25个,曾经的“空壳村”鼓起了“钱袋子”。各村每年从集体经济中拿出35%以上的收入用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群众“小路灯”“小水管”等“微心愿”实现了村上马上办,更多村民享受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抓手。”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联合组织、审计、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三资”监管进行精准有效监督,切实守好看牢村集体“家底”,为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姚正芳 夏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