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共产党员廉洁故事 | 纵有凌云志,不忘菜根香——精行俭德楚图南

发布时间:2024-05-31 19:04:57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省委党史研究室

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有一位云南文山籍杰出人物,他是李大钊同志亲自批准入党的老党员,他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执着,凭着浩然正气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与奋斗和革命相伴终生,他就是楚图南。

楚图南(1899年8月18日-1994年4月11日)

纵有凌云志,不忘菜根香

楚图南的清廉作风,与他的家庭有关。1899年,楚图南生于云南文山县城上条街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母亲在他6岁时病逝。童年的楚图南为人家舂碓、推磨、挑水,做些佣工的苦役,并顽强地走上求学之路。从那时起,楚图南就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懂得勤俭持家的道理。

楚图南在学习上非常用功,每年大考都名列前茅。20岁时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系,在史地丛刊、教育丛刊等刊物发表了大量文章,经人介绍结识了李大钊、蔡和森等革命先驱,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并深受影响。1926年,经李大钊批准,楚图南加入中国共产党。4年后,由于参与震惊东北的“吉林五中共产党案”被捕,在狱中坚持阅读外文书籍,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抗日战争时期,团结费孝通、李公仆、闻一多等一批杰出的民主战士,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云南文化抗战的旗手。新中国成立后,楚图南先后任西南文教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在国家文化教育、民间外交和统一战线等事业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晚年仍在工作的楚图南

楚图南虽然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但生活却极为简朴,多年来一直居住在北京东四一座老式的四合院里,屋子里只有陈旧的木质家具,10平方米的卧室里除了一张小铁床,再无其他贵重的物品。有一次,工作人员趁他外出,悄悄给他换上了好一些的席梦思床,楚图南回到家后,发现房间变了样,不仅教育了工作人员,还要求立马恢复原样,把他睡了几十年的小铁床重新装上。

楚图南不仅严于律己,对子女和亲友同样严格要求,不允许子女们乘坐自己的公车,女儿每星期回来一次也要转两次公共车。对远在文山老家的亲戚,每每在书信来往中都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能给当地政府提任何个人要求,更不能打着他的旗号去给当地政府添麻烦。当地政府曾几次有修葺楚图南旧居,将其开辟为纪念馆的考虑,都被他断然拒绝,并明确提出不用修葺、不搞纪念,更不能把现在住在那里的居民迁出。楚图南病情恶化期间,给子女留下遗嘱: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不送花圈;将骨灰和妻子淑端的骨灰掺和在一起,一半投湖南洞庭湖,一半投昆明滇池;望孩子们认真做人,认真做事,并互勉互助共同进步。1994年,楚图南在北京逝世,子女们遵照他的遗愿,丧事一切从简。

“纵有凌云志,不忘菜根香”。楚图南一生廉洁自律、甘于淡泊,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万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