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成立15年 扎根田野助农富农 小院落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4-05-30 10:28:5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薛鹏 自云南大理报道丨视频制作:薛鹏 尹雪诺

制图:李芸

图为古生村科技小院师生开展村庄面源精准监控和农田面源全面调查,现场查看相关设施设备并做好记录。赵渝 摄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左二)带领科技小院师生查看分析水稻生长情况。赵渝 摄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自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第一家科技小院,全国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参与,牵头建设了千余个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科技小院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记者近日走进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流域的科技小院集群。

扎根田野助农富农,为农业生产提供直接、实用的科技支持

在苍山脚下的连片水田见到何利成时,他正戴着草帽、顶着太阳观察地里农机的工作情况。南北走向的长条水田已经灌上了水,农机正在为插秧做准备,不远处的田边立着标牌:绿色兴农、报国惠民。

何利成是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2020年以企业+合作社方式搞起了绿色农业。在农机的轰隆声中,他大声介绍:“这一片我们共有800多亩地,150多亩是科技小院师生的试验田,主要轮作种植水稻和油菜。”

在洱海流域发展农业,一直受“绿色不高值、高值不绿色”的困扰,即污染低的作物绿色但产值不高;产值高的作物耗水耗肥,污染比较大。“老农民”何利成对此深有体会:“以前种地农药化肥用得多,方法也不科学,比如说一亩地需要多少肥料就一次性撒下去,雨水一冲、污染很大。”

2022年2月,科技小院进驻古生村开始全面监测、收集洱海流域治理数据,开启了以洱海水质保卫战、高值农业攻坚战、乡村振兴阵地战为主的“洱海科技大会战”。截至目前,大理州已经成立15个科技小院,累计有25位院士、55家科教单位、960余名科技人员、500多名研究生参与“洱海科技大会战”,着力破解洱海保护治理与绿色转型发展难题。

“科技小院研究的科技问题直接来自生产一线,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农户、合作社和企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通过设计学生的课题、指导精准研究、找到解决办法,实现研究与应用的‘零距离’,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金可默介绍。

服务“三农”是科技小院的初心。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帮助老乡们科学种田、增产增收,给老乡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现在的种植方法跟以前不一样。”何利成说,按照科技小院的科学种植方法,水稻种植通过测土配方、搭配使用化肥,节约了成本,增加了产量。

何利成进一步介绍,还是以施肥为例,现在通过测土配方大概要施肥3次,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来确定施肥量,底肥施一部分、插秧后15到20天施一部分,育穗期再施一部分,这样吸收效率更高,污染也小一些。

油菜是洱海流域重要经济作物。在绿色高值种植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任衍齐介绍了小院里油菜组的相关工作:“我们的课题以生产需求为导向,比如油菜组的工作,从土壤、作物、根系、环境、模式等出发,每个方向都有学生去做,最终形成一个洱海流域绿色高值油菜种植的示范。”按照他们的研究成果,绿色高值周年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氮磷投入减少20%以上。

随着科技小院技术推广,绿色高值协同的种植模式在当地不断发展,在生态绿色种植条件下,水稻、玉米、烟草、油菜等作物实现了绿色高值。科技小院的师生们以科技赋能洱海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使洱海流域的农业产业从传统的单一追求产值和经济效益为主,转向协同洱海生态环境保护、农业高值高效和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在乡土中国深处治学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为乡村带来深刻变化

“院士谋策农桑兴技艺,学人试锄邑里变科场”,走进古生村科技小院,门口的一副对联道出了科技小院建立的初心,也概括了小院师生们的日常。在科技小院,师生们把土地作黑板,以作物当教材,在田埂上建实验室,在“自找苦吃”中练就“十八般武艺”。

从海外名校学成回到母校中国农业大学任教后,金可默主动请缨,“自找苦吃”来到古生村科技小院,在农业生产一线治学问。两年多来,带着研究生走村入户、与村民们拉家常搞调研、顶着烈日去地里查看试验田,在村里开展种植、饮食、电商等各种培训……在乡土一线的“打磨”中,她变得“无所不能”,也成长为古生村科技小院的负责人。

在金可默看来,科技小院在治学问方面有着独特作用。一方面,科技小院研究的问题来自生产一线,除了生产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包括农民对技术的认知、采纳意愿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能实现多学科交叉研究;另一方面,科技小院通过驻扎农村,在农民身边、农业企业里做服务,探索新型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建立多元化培训体系和规模化服务模式,实现专家与农民、技术与产业“零距离”,促进知识转化为行动。“以所学之识,在乡土一线破难题,解决地方农业发展新问题,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我们的土地上,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充实。”金可默说。

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袤田野上的科技小院里,师生们循着真问题找到教学科研的突破口,凭着真本事助力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加速融合,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潘云凤是云南农业大学的新入职教师,今年3月来到古生村科技小院。相比于在校园开展实验和生活教学,这里的条件差一些,但在她看来,这样的经历十分宝贵。

“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能在生产一线直观看到问题,让以后的科学研究更有针对性、实用性;科技人员与生产‘零距离’,对环境改善、科学种植、农旅发展、收入提升都能提供很大帮助。”潘云凤说。

从初到时的手足无措到与村民侃侃而谈,从“水土不服”到成为“当地人”,小院师生的心也和村民们越靠越近。“科技小院进驻古生村带来了三大变化:村民的洱海保护意识提高、经济收入有所提升、传统的生产生活起了很大变化。”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说。

组建白族刺绣工作室、利用短视频宣传科学种植技术、入户宣传绿色生产方式……瞄准乡村振兴,丰富多样的课题正在有序推进,科技小院的师生们通过努力,让科技的力量带着种子破土,让小院落撑起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大平台,做好服务“三农”大文章。

自找苦吃育英才,新时代青年在扎根沃土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在走访农户过程中,一位姐姐说自己不种地并且很用力把门关了。这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但很快就整理好心情继续找旁边的农户了。”在工作日志中,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王靖雯记录了刚到村里调研时遇到的“闭门羹”。这样的遭遇,不少“驻村新手”都遇到过。

科技小院的师生们融入古生村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如何在农村生活、如何与农民交流是他们的必修课。“相比在学校,在小院开展科研更加不容易,要面对农户的不认同甚至质疑等等,对目前大多是‘00后’的学生来说是个挑战,他们要学会脸皮厚、嘴巴甜、脑袋活,当然他们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也不同。”金可默说。

除了课题开展的艰苦,思想的难关也是必过的一道坎。驻村早期有学生不理解:“费劲考上研究生却来村里读研”“看不到驻村的价值和意义”“我一度对自己读博士、搞科研的目标产生了怀疑”。

“我们不单要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如何跟农户打交道、如何做技术培训、如何组织活动等。”金可默说,科技小院培养学生首先是引导他们树立对于“三农”的情怀,对这一点理解深刻了,思想和行动的困难也就容易克服了。与此同时,科技小院尽可能丰富小院文化,去弥补一些校园文化缺失。

成立古生村科技小院党支部,组建“古生村科技小院”绿野宣讲团,开展绿色种植技术培训、科普培训,组织乡村支教、乡村伴读……在学校、教师及当地的支持下,在各种增长本领的活动中,学生们逐渐认识到驻村一线搞科研的意义,也由内而外地成长起来。

曾经不善言辞的任衍齐如今成为小院的宣讲员,生动流利地介绍小院的基本状况和科研进展;一度因村民拒绝感到难过的王靖雯,如今与不少村民熟络起来,和村民互留了联系方式,一起探讨水果玉米的种植问题;还有更多学生学到了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种技能。

提起科技小院培养的学生,金可默的言语里透露着自豪。在她看来,这些学生在小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进入社会后能直接用于实际生产、解决农民问题。

报告显示,目前,依托科技小院培养的已毕业和在校研究生中,有3235人次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省市优秀毕业生、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全国科技小院研究生已先后研发新品种、新产品800余项,引进创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550余项。

“我们一直在乡村振兴大舞台发光发热。”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焦点写在工作日志里的话,代表着科技小院科研人员的共同心声。让青春扎根乡村沃土,将贡献写在祖国大地,广袤田野里的科技小院,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化农业强国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