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 | 古都之脊

发布时间:2024-07-30 09:31:2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古都之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文子玉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图为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驶过北京永定门城楼前。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北京中轴线钟鼓楼广场,市民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舞动起龙形彩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条全长7.8公里的古老轴线,包含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等五种不同类型的15处遗产构成要素。700余年来,它如古都之脊,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统摄着整座城市的空间秩序。

在竞争激烈的申报中,北京中轴线何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12年申遗之路走过了哪些历程?申遗中文物保护工作如何守护共同历史记忆,让“古都之脊”绽放新的光华?日前,记者采访了相关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

体现“中”“和”东方文明哲学理念,真实性、完整性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标准

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逾7个世纪的建设中,北京中轴线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如一把标尺生动标注着历史的演进轨迹,呈现出中华文化的智慧与气度。

在中国古代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中,“中”被赋予了尊贵、美好、善良、和合等价值追求和象征意义。我国古代都城在选址和规划营建中,对“中”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周礼·考工记》便记录营造国都的规制为“面朝后市”“左祖右社”,集中展现出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格局、功能组织、景观形态等方面对于礼仪和秩序的追求。

“北京中轴线便很好诠释着中国传统都城营建的‘择中’观念,表达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其规划格局整体与《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传统都城理想范式相符。”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告诉记者。

在7.8公里的“古都之脊”上,以南北向居中道路为骨架,联系起宫殿、苑囿、坛庙、市肆,形成了左右均衡对称的建筑群。吕舟介绍,其中,天安门、端门及故宫,钟鼓楼及周边商业街市,共同构成了“面朝后市”的空间格局;太庙和社稷坛,遵循了“左祖右社”的礼仪规范;其道路的走向、尺度,建筑的大小、高度、色彩、装饰等均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强调的礼仪与秩序。

体现“中”“和”东方文明哲学理念的建筑群如何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标准?据了解,世界遗产标准要求: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须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北京中轴线完美契合以上标准,它不仅为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见证,展现出13世纪至今都城规划对于礼仪和秩序的强调,以及通过城市营造与治理寻求社会和谐安定的美好追求,而且为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见证。自建成至今,历经城市历史演进而持续地影响着城市发展,展现出传统规划理念持久的生命力。”吕舟介绍,国际专家在现场考察时对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阐释表示理解和认同,认为北京中轴线的突出价值逻辑清晰,真实性、完整性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纵览北京中轴线方位图可以发现,15处遗产构成要素中,已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天坛和万宁桥(大运河)。而本次以“北京中轴线”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又别有一番深意。

“之前对北京中轴线上的文物建筑的价值发掘,主要还是基于个体或单个建筑群自身的价值,存在一定的碎片化问题,没有形成一个更完整更宏大的故事。换言之,北京中轴线的价值不是单一文物的价值所能替代的。”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告诉记者。

据了解,除3处世界文化遗产外,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还有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处未确定保护等级的不可移动的文物。“这样数量众多的遗产组合在一起,共同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和传承,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讲述中国传统审美观念,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邓超说。

申遗工作历时12年、全面完成48项重点任务,多方参与共同努力保护“古都之脊”

晨钟暮鼓,镂刻出古人的时间秩序,也承载着这座城市数百年来的时光回响。

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鼓楼、钟楼两座建筑南北纵置,与景山万春亭遥遥相望。站在鼓楼上向南俯瞰,笔直的地安门外大街向远方延伸,灰色的石板路和街边灰色外立面的平房共同构成了和谐的灰色调“U”型空间。远远眺望,在传统民居低矮而平缓的坡屋顶烘托下,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宏伟壮观,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这一视野开阔的景观视廊,是北京市各单位对中轴线周边环境整治的生动见证。“2021年以来,在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指导和要求下,我们对地安门外大街进行环境空间整治,采用微更新微修缮方式,尽可能保留建筑的历史形态和老百姓的历史记忆。”北京天恒正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李琰告诉记者。“此外,根据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要求,我们还对临街的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进行降层改造,通过控制建筑高度与建筑屋顶形态,保障景观视廊通畅。”李琰介绍,改造过后,一方面,中轴线富于层次与秩序的价值特征得以强化,另一方面,沿街景观也更加协调,城市环境品质得到了较大提升。

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留白增绿、第五立面治理、一院一策规划……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是一系列如钟鼓楼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实践的集合,凝聚了参与各方的心血。

夏日傍晚,家住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白米社区的市民张炜又跟随社区志愿者出发了。参与志愿服务、宣传北京文化和城区文明建设,是近几年他一直坚持的事情。“现在正值暑期,鼓楼这边人流量特别大,为了保持周边的环境卫生,我们每次都会随身携带夹子和垃圾袋,见到垃圾及时捡拾。这些工作虽然并不起眼,但也带动了周围很多老邻居一起加入到对中轴线的保护工作中来。”张炜告诉记者。

在加强中轴线周边环境整治的同时,国家文物局等相关单位强化文物考古工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增强有力实证。近几年,一处处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在考古发掘中被揭开面纱,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中轴线南段道路宽度和路面的变化。在正阳桥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在一个距离地表约3米深的探方内,一座头似狮、身似虎,披挂鳞甲的镇水兽面朝东南,俯身向下探视河道。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为记者介绍,正阳桥遗址历经两期考古挖掘,发掘面积共225平方米,清理出正阳桥东南角镇水兽一座和镇水兽下的雁翅泊岸和桥体一座,实物佐证了正阳桥精准的地理方位和遗址保存状况。

“正阳桥是位于中轴线南段上的一座桥梁,我们通过考古挖掘,让这座长27米宽40米的桥梁所处的历史场景、历史细节展现在世人面前,增强了从正阳门到永定门中轴线南段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中轴线申遗提供了有力实证。”张利芳告诉记者。

12年申遗工作,分申遗启动(2012年至2016年),全面加速(2017年至2021年),攻坚冲刺(2022年至2024年)三个阶段。其间,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连续召开9次部市合作联席会议,统筹解决申遗迎检重大问题,出台《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建立央地跨部门协同管理工作机制;着力推进考古发掘研究,取得正阳桥、天桥、南段道路遗址等重大发现,填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空白”。

北京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通过制定并实施《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从价值阐释、保护管理、环境整治、公众参与、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共同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48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北京中轴线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整体价值深入人心。”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褚建好说。

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牵引,百余项文物修复工程接连开展,古都风貌重现光华

在天安门广场南端,正阳门巍然矗立。作为明清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内、外城城门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历经岁月侵蚀,箭楼墙体、浮雕等出现不同程度开裂损毁。

“2020年10月,正阳门箭楼修缮启动,箭楼城台、浮雕、窗眉、室内木构件油饰、屋面等被一一修复。修缮中,每一处都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北京市中轴线展览讲解员李思含介绍。

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牵引,近年来,北京市百余项文物修复工程接连开展,饱经沧桑的古都遗迹,在一次次保护修缮中重焕生机。

从昔日祭坛到大众公园,到公用场地、办公场地,再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历经数百年变迁,北京中轴线南端的先农坛凝结了中国古代建筑、历法、农业、礼仪等方面的璀璨文化。

申遗工作开展以来,先农坛等一批中轴线上的古建坛庙迎来“焕颜”计划。其中,先农坛古建筑区域恢复了历史风貌,宰牲亭院落首次揭开神秘面纱,神仓建筑群完成修缮,在与世隔绝了200多年后向观众显露真容。

“先农坛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其纳入北京中轴线整体保护体系后,国家对先农坛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大。”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告诉记者,“申遗之前,先农坛的名气远不及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和天坛,但将先农坛纳入一体保护之后,其知晓度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在一次针对境外网友的关于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内最感兴趣的点位调查中,先农坛的美誉度仅次于北京故宫和天坛,排名第三。”

7月16日,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许秋月完成对正阳门箭楼的实地巡查后,将文物存在的墙体开裂、油漆彩画剥落等病害点照片上传至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开展文物保护预警和整治工作。

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数字“保镖”让古老的中轴线得到更好保护和传承。“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利用遥感卫星、监控摄像头等设备,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对中轴线实现全方位保护。”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遗产监测部主任周子予告诉记者,其中监测预警平台以“政务云”为基座,用移动物联网作为连接手段,将遥感、监控设施连接起来,围绕遗产本体、自然环境、交通压力、安防消防等方面,实现对中轴线文化遗产“从天空到地面”的一体化全面监测和保护,构建一套文化遗产动态感知、状态分析、问题研判、智能预警和保护整治的全健康周期监测体系。

“申遗成功既是一座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标志着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新阶段。”褚建好说,未来将认真总结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成功做法,借鉴世界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切实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同时,加强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