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6月7日,“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图为观众在馆内参观。李灵娜 摄
“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族织锦,其技艺历史悠久。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强对“西兰卡普”的保护与传承,围绕“西兰卡普”传统技艺打造文化旅游产品,促进土家族传统技艺传承。图为当地织锦女工使用传统织锦机进行“西兰卡普”制作。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随着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一幅幅生动多彩的“非遗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守正创新、继古开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月7日,记者走进了地处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这座外观犹如“凌空藏宝阁”的展馆,正举办一场“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展览展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100余项,展品600多件(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看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生动见证,展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精神气质和生活愿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自开馆以来,推出剪纸、皮影、刺绣等35个临时展览,举办非遗展演活动150余场,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几百项,为近千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搭建展示平台,向社会普及非遗知识。
一座古色古香的徽州古戏台,一顶做工精美的海棠花轿,一件件温润如玉的龙泉青瓷……展厅里弥漫着非遗魅力。
整个展览设置了2条非遗街区、8个体验互动区,包含传统表演艺术单元、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单元、传统制茶技艺单元、民间文学和民俗单元等。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等方式,多角度立体呈现非遗守正创新、继古开今的时代风貌。展览期间,10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着徒弟进行现场展演。
来自北京市昌平区的市民刘媛媛,冒雨来到展馆。在丰宁铁艺灯笼传承人张桂贞的指导下,刘媛媛动手用铁丝制作了一盏铁艺灯笼。刘媛媛说:“非遗离我们其实很近,并不是只出现在书本上,很多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深入了解后,我发现非遗既丰富多彩,又有趣味。”
当记者来到展馆中央大厅时,只见热闹的京津冀非遗市集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现场观众一站式体验非遗的同时,还能在市集上“把非遗带回家”。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为了让更多人关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了解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营造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全国各地基于本地的非遗项目和相关场所,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活动。
在江苏,“匠心铸华章 非遗颂祖国”主题作品展开展,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非遗保护成果;在河南,平顶山依托非遗新青年开展推介会和青创市集,并发动传承人到乡村开展非遗传播;在广东,当地以“武韵湾区 传承美好”为主题举办武术类非遗项目展演……
这些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了解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初步统计,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各省(区、市)将举办12614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下活动9642项。
2024年,是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年来,我国积极履行缔约国义务,持续提升非遗保护能力,不断拓展利用途径,建立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国际非遗保护工作贡献中国经验,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非遗里的美好生活
非遗保护理念融入当代生活,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活力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端午节前夕,国家非遗道州龙船赛在“龙舟之乡”——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开赛。
道县划龙船俗称“扒龙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06年,道州龙船赛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道州龙船习俗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非遗正在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传承千年的龙舟文化也呈现出新气象。2024年夏天,中国龙舟公开赛落户道县,除本地约200艘龙船、6000余名运动员,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8艘竞技龙舟、近1000名运动员参赛。龙舟活动成为集人力、聚人心的文化符号,把喜欢这项活动的人们紧密地凝聚在一起。
62岁的道县龙船头雕刻手艺人陈兵寿,从事龙船头雕刻行当已近46年,今年被认定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道州龙船习俗)代表性传承人。一年一度的龙船赛,让他们这些手艺人忙碌起来。陈兵寿的作坊,也成为许多市民游客的打卡地。
为了让市民游客有更好的观赏体验,永州市专门发布一份“中国龙舟公开赛+国家非遗道州龙船赛”观赏指南。
潇水河畔,不少市民游客站在岸边,纷纷拿出手机、相机留下龙船赛精彩瞬间,用照片记录“非遗里的美好生活”。
作为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之一,“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在一个月内就收到了来自1291人次报送的7664幅作品。
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渠道和途径不断拓展。不仅有项目、传承人,还有非遗工坊、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多种方式,让非遗保护理念融入当代生活。
目前,全国非遗工坊已达到6700多家,覆盖10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非遗工坊已经成为各地开展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在带动当地群众就近、灵活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驿站。小刀制作、土陶烧制、印花布织染技艺和达瓦孜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下,英吉沙县全力保护非遗技艺,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打造精品旅游景点,以文旅融合方式助力村民就业增收。
“现在村里游客多了,他们看到土陶烧制技艺并亲身体验后,也都喜欢上了土陶文化。”第八代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阿卜杜克热木·阿卜杜热合曼告诉记者。
阿卜杜克热木的家在英吉沙县芒辛镇恰克日库依村。当地是远近闻名的“土陶村”,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的传承地。阿卜杜克热木介绍,这几年,“土陶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对土陶的发展也有信心。
“我的父亲是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从八九岁开始,我就跟着父亲学做土陶。”谈到土陶烧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阿卜杜克热木说,“我们想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不断对陶器的花纹、款式等进行创新。”
守望与传承
讲好非遗保护中国故事
“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6月7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举办的“村晚”上,已过八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传承人范正安现场表演了泰山石敢当和大汶河的故事。
仲夏,在泰山脚下的泰山皮影非遗剧场,每天7场演出,每场45分钟,场场精彩。400多公里外,在热闹的北京前门大街,总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泰山皮影传习馆。这里,人们能了解泰山皮影戏发展历史,能看到《小蝌蚪找妈妈》等研学教育剧目,还能体验亲子皮影DIY制作,因此深受北京市民和各地游客喜爱。
在全球20多个国家,都能找到泰山皮影戏传承人的足迹。被誉为泰山文化“活化石”的泰山皮影戏,多次在国内外重要活动中进行专场演出。
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个台架,一张幕布,一段唱词,一人演出……不同于其他流派的表演方式,泰山皮影戏中的“十不闲”皮影戏是全世界仅存的单人皮影戏。
“形式上,‘十不闲’绝技需要表演者具备深厚功底,表演时‘脑中想着词,口中唱着曲,手里舞着人,脚下踩着槌’,一人身兼数职完成演出。内容上,泰山皮影的故事大多与泰山有关,属于典型的口传民间艺术。”范正安的儿子、泰山皮影戏第七代传承人范维国说,这些因素为泰山皮影戏传承增加了难度。
“非遗”传承,路在何方?这不仅是范维国思考的问题,也一直是各级文旅部门的工作重点和探索方向。
山东是文化大省、非遗大省,非遗资源丰富。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四级调研员张传英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保护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
“前几年,我们曾遇到有些像渔民号子一样需要集体参与的非遗项目,因传承人年纪大或身体不适而无法聚齐的情况,感到十分惋惜。”张传英介绍,“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好传承人,通过非遗传承人研培院校、非遗工坊带头人研修班等形式,让非遗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一个人一台戏,一唱就是一辈子。范维国三代人都扑在泰山皮影戏表演、研究一线,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在保护传承非遗上,我们分工各有不同。”范维国说,“我的父亲完善‘十不闲’技艺,让泰山皮影走出国门;我这一代,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保持高度、拓展宽度,比如在继承经典传统剧目基础上,研发研学剧目、哲理剧目等系列皮影剧,通过研学、传习等形式,让更多人喜欢非遗;第八代传承人朱玉馨从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后,侧重研究,在学术层面发力。”
“我的儿子范方一,4岁开始学习泰山皮影,9岁独立登台表演‘十不闲’。”范维国说,“今年他要参加高考,高考志愿也会与保护传承非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