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香蕈朵朵 让驻村更助村

发布时间:2024-07-17 10:20:32   来源:怒江州纪委监委

一眨眼,我驻村将满一年。听着窗外的虫鸣,回想驻村的日子,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一头雾水到现在的坦然淡定,这是我从“驻村”到“驻心”的过程。

“小鲁,咱们试验田里的香蕈还有吗?饭店想再订购5斤。”

“小鲁,你炒的这盘香蕈炒腊肉真的太好吃了,我要带点回去给家人尝尝。”

……

看似寻常不过的语句,却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肯定。不知不觉思绪就飘回刚到村里的时候。

作为刚到福贡县纪委监委的选调生,被派到鹿马登乡麻甲底村驻村时,因对地势、生长环境等因素研判不足,我的第一个木耳种植试验田以失败告终,这让我产生了挫败感。但是转念一想,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曲折上升,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

“余书记,之前的木耳种植收益不明显,是我研判不足,考虑不周,现在我又有个新想法,先来听听你的意见建议。”

“小鲁,说来听听。”余书记放下手中的文件对我说道。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我想利用这个假期到我的老家周边了解一下哪些菌类适合在我们村种植。”

“好,我去和李支书商量一下。”

得到村支书与驻村第一书记的支持后,今年春节放假期间,我到保山、德宏等地了解各种菌类,向当地种植户咨询各种菌类的名称、生长条件、生长周期、价格等,了解清楚后,我马不停蹄回到了村里。

“李支书,余书记,从地势、温度、湿度、光照、价格等综合情况来看,我认为香蕈是最适合我们村种植的菌类。”

“小鲁,你的前期工作做得很充分嘛,需要什么你可以跟我们说,我们全力支持你。”李支书拍着我的肩膀说道。

村“两委”研究后,决定拿出一部分村集体资金,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来开展香蕈种植试验,并鼓励部分党员示范种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子。

土地协调、大棚搭建、菌棒购买、灌溉装置架设……做好了一系列准备工作,4月份我们的香蕈种植试验田便开始运作,从种植到成熟,每个环节都有专人细心管护,半个月后产出第一批香蕈,按照1公斤40元的价格出售,第一轮采收后收益是1000余元。

“小鲁,看来这个香蕈很喜欢待在我们村嘛。”看着李支书开心的笑脸,自己很欣慰,也明白了只有把村民当作亲人,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自己融入麻甲底村这个大家庭,才能和群众们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除了在街天售卖以外,我还与村干部主动到周边的餐饮店洽谈,实现了长期供货。经过一番努力,试验田里的香蕈开始供不应求,村里有意愿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周边的村干部也开始来咨询香蕈种植事宜。截至目前,香蕈总产值已超过种植成本,除村集体种植的400个菌包外,村里的5户农户也种植了80余个菌包。

香蕈种植渐渐撑起了村里的“钱袋子”,也丰富了群众的“菜桌子”,我的一切努力迎来了曙光。今后,我将继续以一名纪检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根扎到泥土里,当好乡村振兴“追梦人”,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鲁东兴 || 责任编辑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