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通海县大梨社区以清廉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发布时间:2023-09-15 14:21:10   来源:玉溪市纪委监委

“宽阔的临街大道,错落有致的居民洋楼,梦幻的梨花墙绘……”走进玉溪市通海县九龙街道大梨街道,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锦绣图。

“现在‘梨花大道’贯通了,路面非常干净整洁,大道两边还摆起了早市和夜市,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通海县九龙街道大梨社区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构建起党内监督为主体,作风监督、党员监督、居务监督作支撑的监督体系,把监督职责覆盖到队伍建设、党员管理、议事决策、“三资”管理、基层治理等社区工作各环节,把监督工作聚焦到组织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领域,以清廉促进治理、以清廉推动发展,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成为周边“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清廉村居示范典型。

“党(总)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头羊,只有把自己管好,以身作则,才可以对其他党员干部提出要求。”

“这里之前是党(总)支书记办公室,如今我们把门牌换成‘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目的是把门槛放低、削平,贴近群众,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大梨社区李书记指着门牌说道。

大梨社区坚持党对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实党总支书记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将清廉村居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着力在优化基层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上下功夫,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社区采取“清单+帮教+挂联监督”的方式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制定社区“两委”工作清单,社区党总支“帮教”制度,配合县纪委监委开展“一对一”挂联监督和村级“三资”提级监督。通过压实政治理论学习、讲授廉政党课、建立监督台账、抽查村务财务公开,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形成了党总支抓、总支书记抓、居民小组党支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党治党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大梨社区开展约谈、提醒谈话20余人次,帮教提升7名党员,撤换履职不到位支部书记1名;落实整改巡察反馈问题29个;受理群众诉求3件,调解群众纠纷12起。

“所有居民小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公章都主动交由居务监督委员会统一保管,每一笔资金使用和公共资源交易都要接受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

大梨社区压紧压实居务监督委员会责任,延伸监督触角,激活监督“神经末梢”,探索“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模式,要求监督委员会成员列席社区及小组“四议”过程,全程监督决议结果和实施情况;参与“联审联批”,履行财务支出审核、合同集中管理等职责,规范资金使用管理,防范化解村干部违纪违法风险;列席村庄规划建设、宅基地划拨等重要会议;常态化监督党员落实网格化管理服务责任,带领群众落实好门前“三包”,把严的基调、实的作风、铁的纪律贯穿于社区监督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

“我们组建‘社区和事佬’队伍,采取院坝协商等方式协调处理群众揪心事,大家心情舒畅了,散步、跳舞等锻炼身体的人也越来越多。”社区副书记说道。

在抓实“两个责任”的同时,大梨社区深化正风肃纪,社区“两委”班子率先垂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执行“零接待”制度,因公用餐实行AA制结单,办理社区大小事务实行上墙、上网等“透明式”公开,把群众关心的事晒在群众的眼皮子底下,让群众知道、请群众监督。同时,强化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抓实常规学习的情况下,把法律法规与党纪国法等知识学习融会贯通,通过廉政党课、“三会一课”、微信公众号等拓宽学习渠道,形成震慑,转变作风,推动工作。

2016年以来,大梨社区一直保持公款吃喝为零、接待吃喝为零,没有一个党员干部发生酒驾醉驾等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秩序行为,没有一名党员干部因严重违纪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反映村组干部的信访举报逐年下降。

“我们每个摊位早市收取2元摊位费,夜市收取10元摊位费,周边的群众赶早市夜市的多啊,一年收取早市夜市摊位费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0多万元。”

“以前这里是垃圾堆放场,治理后,变成了夜市烧烤休闲小酒吧,不仅环境优美了,还增加了群众收入。”

村居廉则治理顺,治理顺则乡村兴。大梨社区将清廉村居建设融入基层治理,构建党建引领、权力运行规范、产业发展等全线贯通、整体谋划的村居建设体系。搭建早市夜市农产品购销平台,设立“村投公司”运营“梨花夜市”,临街民居摇身一变成为商业旺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50多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群众不仅富了“脑袋”而且鼓了“腰包”。

现如今的大梨社区街道管理有条不紊,早市夜市热闹不凡,村民神清气爽,村集体经济十分可观……一幅干部清正、村务清爽、干群清和、民风清朗的清廉村居实景图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