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云南大理围绕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跟进监督

发布时间:2023-08-07 09:11:43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力度,构建起与职能部门联动的大监督格局,推动洱海保护监督治理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图为该州大理市纪检监察干部在大理镇龙龛村,向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了解洱海生态廊道智慧监测站相关情况。赵渝 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强监督检查,有力有效服务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守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任务,聚焦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跟进监督、精准监督,以严肃追责问责,压实政治责任,扭转“被动保护”局面;聚焦突出问题,开展项目化监督,推动系统治理;放大生态效应,守护洱海碧水蓝天,推动流域高质量转型发展。

“如今洱海环境好了,我家民宿的收入比洱海治理前翻了一番……”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畔,古生村村民何利成近日面对州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细算环保账、发展账,越算心里越亮堂。

随着洱海环湖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流域转型发展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大理州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846.45万人次,同比增长105.7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92.25亿元,同比增长113.6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大理州不断升级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形成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洱海案例”和“洱海经验”。

大理州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生态环保问题,扛牢政治监督责任,依托“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整合调动监督力量,形成州、县(市)、乡镇(街道)和村“纵向四级”监督网络。同时,加强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横向沟通衔接,围绕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精准监督,为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压实政治责任 精准追责问责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地处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滇西高原,被称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

围绕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理州委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工作部署和要求,扛起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政治责任,将河湖长制落实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布局调整等工作结合起来,聚焦洱海水质改善、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改善三位一体核心目标,在整个洱海流域掀起一场生态系统修复净化攻坚战。

发源于苍山龙泉峰和玉局峰之间的白鹤溪,是27条入洱海河流之一。

2022年7月,大理州纪委监委关注到州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份关于白鹤溪水质下降、总磷超标的专题报告,立即启动“室组地”联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主体责任不落实,相关地区与职能部门推诿扯皮,导致白鹤溪河道内污水管道改迁管网长期空置,白鹤溪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项目推进缓慢;排污监管执法缺位,河长制落实不力,致使河道边客栈洗涤废水未按要求排入污水管网;下游河道反冲线浅坎坝生态修复工程未完成建设,入湖河道口出现壅水或死水……随着调查深入,导致白鹤溪水质下降的原因水落石出。最终,大理市副市长等8名责任人被追究责任。

在追责问责的同时,监督整改同步推进。大理镇排查白鹤溪沿岸餐饮客栈64家,发现并整改问题6个;大理市政府建立联审联批制度,白鹤溪片区历史遗留生活垃圾处置及污染治理工程加速推进;大理州政府明确将白鹤溪下游治理工程列入2022年洱海保护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组合拳”过后,白鹤溪水质持续改善,同年底就恢复到优良。

“治湖先治吏”。在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进程中,大理州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重点查处虚假整改、敷衍应付、失职失责、滥用职权等问题。

配合云南省纪委监委查办大理州委原书记陈坚、洱源县委原书记李金灿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该州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原二级调研员李培钧、大理市委原书记高志宏、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原局长(大理市原常务副市长)张勇、宾川县委原副书记(大理市原副市长)周亚敏等一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查办洱海保护治理领域的窝案、串案、塌方式腐败案件,斩断官商勾结利益链、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

向生态环保领域破坏者、姑息者、失职者坚决亮剑。2022年以来,该州累计问责干部2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对212人提醒谈话、批评教育,通报曝光27起涉及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违纪违法典型问题。

作风正,洱海清。大理州纪检监察机关有关负责人说,在严肃问责之下,当地一些党员干部走出了“重保护、轻发展”“重水质波动、轻水质改善”“重工程建设、轻综合施策”“重投入、轻效益”的思想误区,生态环保“被动保护”的局面得到扭转。

如今,洱海流域11条(个)重要河流(湖库)被评定为省级美丽河湖,37条(个)被评定为州级美丽河湖,大理市入选全国2022年度河湖长制工作激励县。湖体透明度均值提升至2.29米,达到近20年来最高水平;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洱海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连续3年评价为“优”;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日益显现,一些曾濒临消亡的水生动物身影重现,代表清洁水体的指标植物——海菜花绽放湖面,黑脸琵鹭、灰鹤、青头潜鸭等候鸟也再度飞回。

聚焦突出问题 推动系统治理

洱海流域辖大理、洱源两县(市)16个乡镇、167个行政村,流域总人口近百万。

在推进洱海保护治理进程中,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不到位带来的污染,农作物种植中带来的农药、肥料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直是控源减污中的难点。

该州纪委监委采取项目化监督方式,推动全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细化攻坚战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州、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督促州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加强指导检查,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持续开展肥料、农药等源头监管。四级联动、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探索与洱海保护治理相适宜的设施农业、节水农业之路,大幅削减洱海输入性污染负荷。

不系统施策、标本兼治,就会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治理循环怪圈。为此,大理州把洱海保护治理范围从湖区扩大到整个流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同步打响“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

大理州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强力推进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等“八大攻坚战”,推动该州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深入推进:在洱海流域建成19座污水处理厂、466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14.9万个化粪池,构建起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对沿湖15米范围内住户实施生态搬迁,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为洱海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实现“人退湖进”;关停洱海流域57座非煤矿山,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建成“三库连通”清水直补工程,累计向洱海补水3亿立方米……

大理州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突出问题,围绕州委、州政府洱海保护年度重点任务,对年度监督执纪重点任务和选题方向统一“定题”,按照定目标、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的要求,开展项目化监督。把监督重心下沉到一线,建立一线执纪、联动协调、线索处置、报告汇报、问责追责、通报曝光六项工作机制,全方位、多维度“把脉问诊”,深入查找制度执行、履职尽责、政策落实、服务群众、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去年该州纪检监察机关通过项目化监督,督促全州各级各部门推进洱海水华防控、矿山生态修复、生态移民小镇建设等工作任务77项,对进展缓慢的16个重点项目进行督办,督促整改问题137个,推动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监督保障执行 护航转型发展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和气候优势,大理州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洱海流域产业转型发展。

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情况如何?该州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文旅、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深挖细查私设“景点”、“天价”宰客、强迫购物等旅游市场乱象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推进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旅游生态升级行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旅游产业化迭代升级。

在地处洱海源头的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广阔水面上,洁白的海菜花随波荡漾,美不胜收,吸引来众多游客。

此前,松曲村大规模养鱼,不仅收益一般,还影响水质。随着洱海保护治理和流域农业绿色转型工作的不断推进,松曲村建起了200多亩生态海菜种植示范基地。现在,养鱼塘变成了海菜花田,村民种上了“环保菜”,吃上了“生态饭”。

如今,松曲村的海菜花连片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面积达1500多亩,产量达2600多吨,产值可达1800多万元。

废弃物回收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大理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重点内容,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村(社区)和涉农部门单位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监管力度。同时,推动该州在洱海流域内推进种植业绿色有机化。

目前,大理州共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9家,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打造有机认证产品131个、绿色认证产品47个,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洱海流域推行奶牛禁养限养,鼓励乳业企业在流域外扩大奶牛养殖数量,打造国家级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全州奶牛存栏总量占云南省的38.5%,生鲜乳产量、产值均位列省内第一。

通过创建绿色产业园区、引进绿色环保项目助推绿色转型,将传统工业向洱海流域外的地区转移,大理州的工业从“围湖开发”向“跳出洱海”高质量发展转变。

转型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理州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流域产业优化工作,督促州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文旅局、乡村振兴局、投资促进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责,做好产业布局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数字农业发展等工作。紧盯审批备案、监管执法、项目推进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推动认真查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惠企政策不落实等突出问题,确保项目优质、资金安全、干部清廉。

去年以来,该州纪检监察机关通过组织开展市场主体交流座谈会、走访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问题274个、市场主体诉求建议63条。结合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制定监督治理方案,细化为24项监督治理重点,为环洱海产业转移、布局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我们将不断强化监督,确保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取得实效,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还民生态红利。”大理州纪检监察机关有关负责人说。(通讯员 杨自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