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一波“五”折的“讨补”之路

发布时间:2023-07-15 17:00:02   来源:昆明市纪委监委

“感谢你们帮我‘讨回’补助。村干部向我承诺,之后每年发放补助时,只要我家符合条件,一定按规定程序帮我上报。”近日,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横河村委会村民刘大叔开心地对县纪委监委干部说道。

时间拨回几个月前,刘大叔第五次来到县城“讨回”补助。

刘大叔居住地属于清水海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内,村里其他村民都得到了清水海水源保护区扶持补助款,唯独刘大叔家没有领到。“我曾先后四次向相关部门反映自家未领到补助问题,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我不符合条件……村里其他人明明和我家条件是一样的,为什么就我家领不到补助呢?”

该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小雷查阅清水海水源保护区扶持补助办法后发现,刘大叔一家四口人均符合补助发放要求。

“按照补助办法,刘大叔一家四口每人每年可获480元的能源补助,全家一年可获补助1920元。”

“既然符合条件,那本该属于刘大叔一家补助去哪了?”

“相关部门为何屡次回复不符合补助要求呢?”

经到村委会进一步核实,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按照我的理解,刘大叔一家外出打工十余年,属于户在人不在,我就没有将他们一家纳入补助名单。”原来,六哨乡横河村委会村干部在乡政府开会传达补助办法时,将补助领取条件错误地理解为“户在人不在的、人在户不在的,均不纳入补助范围”。

村干部的错误理解加上会后没有再次深入学习,导致刘大叔一家变成了村里唯一“不符合条件”的家庭。

“在此之前,县信访局曾先后四次将该问题转给我们办理,但我们仅通过电话了解情况,便回复了办理结果……”该村信访工作人员未全面调查了解,便轻率回复、随意了结,致使群众切身利益受损,也阻碍了政策落地执行。

一波“五”折后,相关人员积极协调对接补助款发放主管部门,按照程序将补助款补发给了刘大叔一家,刘大叔的“讨补”之路就此画上了令人满意的句号。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认识到,基层是最贴近群众的地方,一点点马虎都可能会损害群众利益。”事后,六哨乡纪委和横河村党支部书记谈话时,横河村党支部书记诚恳地自我检讨道:“现在我知道了小马虎也是不容小觑的,我一定吸取这次的教训。”

最终,六哨乡分管信访工作的乡人大主席受到谈话提醒,乡信访办主任及工作人员受到批评教育,横河村党支部书记被予以诫勉谈话。(段懿菲  雷顺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