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让警示教育走新更走心

发布时间:2023-04-08 18:28:48   来源:云南省纪委监委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将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列入2023年重点工作,并强调把正向引导和反面警示结合起来,运用典型案例和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4月7日,“清风云南”微信公众号刊发了题为《保山市召开“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纠四风、树新风”沉浸式警示教育大会》的视频。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警示教育大会除了看警示教育片、领导讲话等形式外,还创新性地通过“创作剧本——情景演绎——随机提问——现场回答——纪法解读”模式,牢牢把握沉浸式警示教育的代入感、真实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警示教育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环。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利用好各种典型案例,强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保山市以沉浸式警示教育破题的做法值得点赞,也值得推广学习。

现场警示打足“清醒剂”。警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要起到震慑、警醒、启示、教化等作用。传统的警示教育把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摄制成警示教育片,在重要会议上和重要节点组织现场观看,很多时候警示教育变成了“听故事”。保山市的沉浸式警示教育成功之处在于通过筛选近年来查处的“一把手”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精心创作剧本进行编排和舞台演绎,警示大会现场通过演员模拟真实场景与对话,增强警示教育的代入感。真正避免了警示教育不过是一堂课,装装样子,走走过场,“做给别人看的”“案例与我何干”的看客心态。因此,为避免出现“听着触动、讲着激动、事后不动”问题,只有抓新、抓常、抓长,高质量上好警示教育这门课,才能让每一次的警示教育都荡涤思想、触及灵魂,让党员干部在接受警示教育后,有感、有悟、有得,进而醍醐灌顶、知足知止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确保警示教育“疗效久”。

精准滴灌“对症下药”。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做出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仗着点资历就视纪法如无物,对组织、纪法、人民和历史缺乏敬畏之心,重复着落马者的“故事”,到头来落得个向隅而泣的下场。保山市沉浸式教育的做法,重点解决警示教育活动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警示不精准问题。因此,警示教育要精准化开展,并结合传统的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提醒谈话等形式,结合反面案例主动进行对照检查,解剖自身是否有相同的“病因”, 持续放大警示教育震慑、警醒、启示、教化的叠加效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坚守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落马者违纪违法“血的教训”转化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实现从传统的“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一方百治”向“对症下药”转变,不断提升警示教育的反腐效应。

紧盯“关键少数” 耕好“责任田”。实践告诉我们,清正廉洁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时清廉无私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到。领导干部身处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对所在地区和部门、单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党政“一把手”担负着管党治党重要政治责任,更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如果是我,能不能经得起这些诱惑?会不会犯这种错误?”沉浸式警示教育大会中,在随机提问、现场回答环节主持人随机选择“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现场答题,主持人还围绕舞台演绎的内容,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等进行点评,现场引导“一把手”和参会人员开展沉浸式思考,深刻认识腐败行为成本之高、代价之大、危害之深。这样的警示教育走出过去盲目追求“高职务”“大案件”的误区,在抓住“关键少数”的基础上,让现场参会人员感同身受。同时,让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贯穿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力求通过监督提醒“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筑牢预防腐败的“铜墙铁壁”,耕好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田”。(易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