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纪委在问题线索处置和案件办理中,程序把握不准、审批手续不完善、文书应用不规范、谈话缺乏方法技巧、证据收集不规范不完整……”去年5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纪委监委对乡镇纪委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了一批监督执纪不规范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乡镇纪委长期面临监督力量短缺不能干、业务不精不会干、熟人监督不敢干的监督执纪难题,“监督哨”作用发挥不充分。据统计,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198条,立案139件,结案116件,其中乡镇纪委处置问题线索47条,立案59件,结案54件,分别占全县总数的23.73%、42.45%和46.55%。
为破解基层监督执纪难题,西畴县纪委监委活用片区协作机制,通过纵向垂直联动和横向交叉联动,构建县乡一体化工作格局,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把“三转”推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
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的模式组建6个“室组地”协作组,以监督联合、线索联商、信访联办、案件联查、问题联解等形式进行纵向垂直联动。在重大、疑难、紧急工作中,坚持片区参照工作定、人员跟着工作走,灵活划定协作片区,组建“室组地”机动协作组,通过人员统一调配、案件统一查处、保障统一落实的方式开展异地协作,实现横向交叉联动。
去年9月,县纪委监委将9个乡镇划分为2个片区,组建2个机动协作组开展协作办案,对各乡镇纪委长期积压的49件问题线索和案件进行集中处置,实现问题线索“零暂存”,彻底卸下乡镇纪委的历史遗留“包袱”,让乡镇纪检干部“轻装上阵”。
“片区协作由县纪委监委干部带队,震慑力更强,更容易得到群众的信任,我们长期攻破不了的难题都在协作中迎刃而解。”对片区协作的成效,该县兴街镇纪委书记深有感触。6年时间里,兴街镇三光村委会薄竹箐村小组因集体资金账目不清,导致群众不信任、不支持村小组班子开展工作,严重影响村小组发展。协作办案期间,协作组进村驻点办案,历时3天、走访14名群众、开展谈话8人次,最终帮助收回滞留在原村干部手中的3823元集体资金,解开了群众多年的心结。
此外,片区协作在监督检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县纪委监委将全县9个乡镇和相关重点部门划分为3个片区,组建3个机动协作组,先后开展4轮专项监督,发现问题160余个,移交问题线索5条,日常监督检查质效显著提高。
“我会综合考虑工作难度和承办人员的能力,合理分配任务,在高效推动工作的同时,以干代训锻炼组内干部的专业能力。”多次带队开展片区协作的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负责人介绍,该室通过常态化抽调协作组内的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干部参与日常问题线索处置及案件办理,实现了协作组内干部专业素质和纪检监察室工作效率“双提升”。
片区协作不是监督力量的“物理叠加”,而是通过科学整合资源,把协作片区打造成政治监督的“前沿阵地”、审查调查的“协作高地”、为民办事的“暖心驻地”、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基地”,在“协同作战”中深度融合“室组地”。在县纪委监委的带动下,各乡镇纪委在干中学、学着自己干,主动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监督理念和主责意识进一步树牢,比着干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进而催生了业务范围由“散”向“专”、履职方式由“虚”向“实”、履职能力由“弱”向“强”转变的“化学反应”。(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