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河情况怎样?检查是否做到辖区范围内河湖全覆盖?可有涉水企业非法排放污水?”这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湖泊革命”专项行动监督检查组向镇级河长了解有关情况的一幕。
为守护好屏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色名片,去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将“湖泊革命”纳入政治监督、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重要内容,列入“清廉屏边”建设专项行动之一统筹推进,以精准监督擦亮屏边美丽河湖生态底色。
实践中,县纪委监委以建设“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水环境体系为目标,围绕河道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两个重点靶向发力,紧盯河长制责任落实、河道治理项目、水环境治理、“河长清河”“清四乱”行动、生态环保领域反馈问题整改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着力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力有为”转变。
下好县域共抓“一盘棋”。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纪委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的“1+X”协同监督机制。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履行协调抓总职能,行业主管部门扛牢主体责任,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同时,配套建立定期督查、定期移送、会商会办三项机制,从源头上拧紧各方责任链条,形成协同发力、联动联治、齐抓共管的“大监督”格局。公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夜查、暗查、突击检查、交叉检查等多元举措,开展集中执法、联合执法,凝聚监督执法合力,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提高监督精度。
打好严督实查“主动仗”。该县纪委监委组建工作专班,采取“室组地”联动、“蹲点式”“嵌入式”等方式融合监督力量,直奔一线查找“病源”。同时,积极发挥镇村“前哨”作用,由镇村两级纪检干部组成督查组,按照“一河一策”“月督查、季通报”等方式,对辖区内巡河情况、河道生态建设、水质和水量、河长制公示及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等进行全面督查、跟进监督。此外,搭建监督信息双向沟通机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式清单化反馈,督促相关部门进行销账式动态化整改,紧盯整改期限和整改目标两个关键,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倒逼各级河长加强巡河、治河、护河监督力度和执法力度,构建“监督——反馈——整改——问责——‘回头看’”的闭环链条。
拓宽监督渠道“促实效”。该县联动新闻媒体力量,利用“苗乡屏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微博、应急广播等平台广泛宣传,公开邮箱、信访接待地址,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各类环境保护领域的信访举报,多渠道收集民意,深挖问题线索,提升全县河长制工作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
放眼屏边,河湖碧蓝如镜,山拥抱着水,水倒映着山,推窗见绿,溪水潺潺,“处处皆风景、时时可赏景”已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日常。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查找河长制工作领域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大执纪问责和通报曝光力度,防止“一河之长”沦为摆设,让河湖生态之美成为群众幸福的不竭之源。(郑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