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透视之二 坚定信心

发布时间:2023-12-09 10:16:5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图为近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的磁器口古镇,街头巷尾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光明”“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我国经济形势作出一系列战略判断,对于全面、辩证、准确认识经济发展大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坚定信心。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以及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从何而来?如何理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条件?外资为何坚定看好中国市场?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江宇。

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预期?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从何而来?

董煜: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还处在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恢复发展过程中。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从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比去年全年快2.2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具体来看,前两个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高态势,第三季度以来,呈现运行稳定且持续好转的态势。

看待经济工作、判断经济走势,从来都不能只看短期、不看长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新篇章。我们先后有效应对了“三期叠加”、中美经贸摩擦、疫情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实践充分证明,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既有疫情过后需求恢复面临的短期影响,也有新旧动能转换阶段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浮现的叠加因素,同时还有全球化分工格局面临冲击、外需持续萎缩带来的外部影响。尽管形势错综复杂,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出台一系列有力的政策举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基础。

江宇: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地区动荡不安,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克服压力挑战,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多个领域、多项指标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这是非常不易的。

具体来看,一是消费潜能继续释放。居民收入增速已连续两个季度高于名义经济增速,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提高、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政策持续显效,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2%。二是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前10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3%。三是出口仍具有较强竞争力。在全球贸易增长放缓背景下,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96万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21.6万亿元,增长0.3%。总体看,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政策持续发力,协同合力进一步显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进一步畅通,我国经济将继续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预计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四大优势”揭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记者: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外溢效应突出。相比之下,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我们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董煜: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指出,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大优势”,揭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水平仍然较高等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潜力和活力,多方预计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是中国经济的基础性支撑,我们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也正在通过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是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特点,我们是有14亿多人的超大规模市场,经济的大循环会带来发展的大空间,且需求结构的多样化将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是中国经济的最强大动力,我们有最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而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步伐正在加快,将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优势是中国经济的最大潜力所在,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队伍,将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紧紧依靠“四大优势”,做强夯实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发展赛道、锻造新的优势,中国经济将不断注入活力和动力,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坚定迈进。

江宇:经济发展有自身规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危机,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实质在于其制度无法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脱实向虚、生态恶化、周期性危机等问题,从而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甚至逆转。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三个字意味着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这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叠加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就能破浪前行、扬帆远航。

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

记者: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多家外企在华增资扩产。种种迹象显示,外资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中国为何有强大吸引力,这些信心从何而来?

董煜: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这是因为有以下五方面“不降反升”的支撑因素:一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二是对全球经济的拉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明两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将接近三分之一;三是对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四是中国大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五是为全球提供更多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公共产品。

对于外资企业的具体经营来说,中国能提供稳定的发展港湾。中国无论是传统基础设施还是数字基础设施,在全球都居于领先地位;无论是供应链还是人力资源,都能够提供最优支撑;无论是制度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最稳定安全的,中国政府也会不断下大力气改善营商环境,为外商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此外,还应看到中国市场如今是全球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的最大试验场,任何有雄心的企业都不应错过在这个市场竞争和成长的机会。如果离开或放弃在中国市场的锤炼,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失去竞争力。这也是对外资企业的重要吸引力所在。

江宇:近年来,外资持续看好中国,纷纷加码投资中国,1至10月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834.4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9.5%。不止如此,消博会、进博会、链博会、广交会等大型展会受到热捧,比如举办六届的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这些都展现了中国经济对国际社会的强大吸引力。

这样的吸引力来自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确定性。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两大奇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复杂多变,都难以动摇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

尤其是在当下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局部地区动荡的背景下,我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原则,为世界提供了投资避风港和发展高地,这就理所当然获得全球企业和消费者的欢迎。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记者: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政策新举措,如自贸区建设再次扩容、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等,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董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从近期经济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中国经济恢复向好的信号比较明显,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与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就业形势总体改善,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较2月份高点回落0.6个百分点。综合分析判断,全年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有把握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近期纷纷上调预测,也都印证了这一判断。

江宇:当今世界,面对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局面,美西方国家只顾自身利益,罔顾大国责任义务,动辄“脱钩断链”,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侵蚀国际合作根基,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风险。

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一系列扩大开放的举措再次说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把中国发展置于人类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之中,以中国发展新成就不断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例,十年来,倡议推动了全球贸易发展。世界银行《“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研究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六大经济走廊的贸易低于其潜力的30%,外国直接投资低于其潜力的70%;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8%,使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上的贸易成本降低10%,为全球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9.7%、全球贸易增长1.7%—6.2%、全球收入增加0.7%—2.9%。

除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根,给世界带来了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创造了扎扎实实的民生福祉,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大国担当。(薛鹏  管筱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