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 | 深海“探遗”

发布时间:2023-06-17 08:05:33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南海西北陆坡古代沉船遗址第一阶段考古调查顺利结束 开启深海考古新篇章

深海“探遗”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文子玉

图为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拍摄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该潜水器用于水下考古数据采集。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图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内部。 新华社发

6月11日清晨,随着“探索一号”科考船抵达海南三亚,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一阶段考古调查工作宣告顺利结束。

二十多天前,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和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所长丁抗搭乘“深海勇士”号共同执行此轮调查第一潜,在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钛合金材质的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进行了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

为什么说本次沉船考古对于我国深海考古事业发展具备里程碑意义?深海技术与水下考古事业如何实现跨界融合?从浅水到深海,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迎来跨越式发展,哪些因素为其“保驾护航”?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两艘古代沉船遗址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对于我国深海考古事业发展具备里程碑意义

在漆黑一片的南海1500米深海底,多处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数以万计的陶瓷器物散落堆叠在海床表面。在距其10余海里不远处,一处沉船散落大量码放整齐的原木……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于南海海域开展科学考察和深潜作业时,在“深海勇士”号第499潜次和第500潜次中,其搭载的测深侧扫声呐传回了清晰的图像,被历史尘土掩埋又经海水冲刷的历史遗迹出现在人们眼前,位于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底的两艘古代沉船遗址被发现了。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介绍,其中一处遗物以瓷器为主,推测文物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另一处以大量原木为主,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时代约为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这一发现,迅速组织专业力量,制定水下考古调查方案,开展已提取出水文物的保护修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将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用一年左右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告诉记者,5月20日至6月上旬,实施第一阶段调查工作。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一号沉船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了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摸清两艘沉船文物分布范围,对沉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资料采集和考古记录工作,适量提取有代表性的文物标本,以及海底底质等科学检测样本。“永久测绘基点的放置主要为了确保后续得到科学、精准和完备的测绘数据。”辛礼学说,第二、第三阶段将分别在今年8至9月和明年3至4月进行。

“两处沉船的发现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闫亚林介绍,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辛礼学也认为,这次发现的沉船文物被侵蚀情况不太严重,保存状况较好,信息保存完整度非常高,基本保持了货船沉没时的样子,没有被人为扰动过。“像是打开了一个500年前的‘时间胶囊’。”

“这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运用考古学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要求,借助深潜科技技术与装备,对位于水下千米级深度的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告诉记者,本次沉船考古对于深海考古事业发展具备里程碑意义。相较于我国以往的水下考古工作在沿海和岛礁周边开展,本次调查首次对深海水下文物开展考古工作,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晚唐五代以来南海海上航线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此外,这是我国首次在同一海域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充分证明了这一航线的重要性和当时繁盛的程度,有助于深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流动。

载人潜水器、高精度潜载探测设备……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成功跨界“牵手”

用科技之钥打开历史之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考古调查工作,是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一次跨界“牵手”。

“深海考古具有技术门槛高的鲜明特点,正是由于我国深水技术装备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才使深海考古事业的发展具有了技术支撑,变得现实可行。”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表示。

本次深海考古应用了哪些先进技术?唐炜举例介绍,在一号沉船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的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将成为今后开展水下考古记录发掘的基准;首次使用长基线的定位技术,对沉船进行位置标定,大大提高了水下考古工作和资料记录的精度和准确性;针对文物现场观察及文物提取的特殊要求,后续还将使用新型力反馈柔性机械手、潜载吹沙清理装置等多项专用技术装备,对海底文物进行无损的保护性提取,同时对被沉积物覆盖的关键文物进行水下清理,方便考古学家进行原位观测。

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深海考古所需的技术装备。祝学华介绍,在平台装备方面,我国已具备谱系化、多功能的装备集群,如“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均具有较强的深海作业能力,实现了低成本、高频次、常态化和业务化运维能力。在高精度的潜载探测设备方面,国产声学载荷如测深侧扫、成像声呐等已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光学、磁学探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些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开展深海考古提供了关键技术装备支撑。

除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完善的技术合作平台也是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跨界融合的重要保障。2018年1月,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合作成立的“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应运而生。自此,中国水下考古吹响了向深海进军的“号角”。

此后的一段时间,“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工作步入正轨,取得了系列成果。成立当年的4月,该实验室在西沙北礁海域首次实施了深海考古调查;2022年8月,在我国南海北部西沙海槽海域实施了第二次深海考古调查,在2500米左右深度的海域新发现了1处沉船遗物点、3处沉船。

辛礼学认为,这次南海两处沉船遗址的发现便是“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的重要成果之一。“实验室很好地发挥了科技合作平台作用,在合作机制的指引下,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在执行科考任务时,如果发现相关遗迹信息线索,会及时与考古部门接洽、共享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会商研判,助力提升深海考古质量与效率。”

中国水下考古实现由近海到深海跨越式发展,步履铿锵继续迈向“深蓝”

从不足百米的水肺潜水作业方式到深海潜水突破千米,30余载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实现了“近海—远海—深海”的跨越式发展。

1987年1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创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正式起步。此后20年间,我国水下考古力量不断壮大。2007年,我国以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方式对“南海Ⅰ号”进行考古打捞,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迈上新的台阶。2018年“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成立,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跨界“牵手”。

辛礼学告诉记者,我们对水下考古的需求非常迫切,这种发展变化令人激动。以南海为例,在广阔的南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上,沉没着大量古代商船,如何进入深海获取这些沉船信息成为中国水下考古的当务之急。但面对平均深度1212米,面积逾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曾经受制于考古设备,90%以上的水域都无法触及,考古工作者们只能“望洋兴叹”。近年来,我国深水技术装备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再加上国家政策指引和水下考古人才队伍建设愈加完善,深海考古事业发展有了可靠支撑。

此前深海考古重大进展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国务院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全国水下考古机构队伍、船舶装备、基地设施等建设卓有成效。“南海Ⅰ号”“长江口二号”等沉船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为了完善水下考古人才队伍配比结构,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22年国家文物局牵头举办第九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培训合格学员20名。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介绍,参训学员需要完成初级潜水、开放水域潜水、进阶潜水、救援潜水员等等级课程,水下导航、搜索巡回、夜潜、水下摄影、高氧潜水、船潜、潜水设备维修维护和国际救援培训等专长课程,并进行多次模拟水下考古作业的综合海训。培训期间,为强化理论知识,还邀请国内学者为学员讲授水下考古学导论、考古潜水、水下考古发掘、出水文物现场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管理、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等。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主要通道之一的福建省,加强水下考古机构和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也成为其水下考古工作主要抓手。“千百年来星罗棋布的岛礁、浅滩以及盛行的东北季风,使福建沿线海域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古代沉船,积淀了丰厚的水下文化遗产。”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说,2022年6月,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基地和福建水下考古基地在平潭揭牌成立。福建积极推进基地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平潭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建设福建水下考古出水文物标本保护、整理、收藏、展示与研究中心,促进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

辛礼学向记者表示,深海考古是世界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是我国水下考古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作为一家2018年新成立的单位,从建馆之初就在人才队伍配比上对水下考古有所倾斜。“深海考古部门原来人数是比较少的,一方面我们不断在这一专业扩招人才,另一方面从其他部门挑选合适人员调配到考古部。希望通过人才资源的倾斜,来满足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调查等工作的需要。”

从百米浅海到千米深海,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在迈向“深蓝”的征程中步履铿锵。一次次“探遗”中,历经岁月洗礼与海水冲刷的“时间胶囊”被打开重现在世人面前,向人们描绘着时光变化的轨迹,诉说着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