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就要像刺绣一样,一针一线条理分明、踏踏实实,不能错位……”近日,漾濞县开展彝族花神节活动,各地绣娘齐聚石门关,以唱廉、绣廉等方式,交流刺绣技艺,清唱传统刺绣调,通过多形式情境营造,传承彝族刺绣廉洁文化,让廉浸入人心。
为使廉洁文化更具感染力,发挥启智润心作用。今年以来,漾濞县以“身边的廉洁”为切入点,不断丰富教育手段,联合各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廉洁内涵,在非遗传承“守艺”中,融入清廉元素,让清廉文化贴近百姓生活、融入群众日常。
“漾濞县彝族刺绣被列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非遗润廉心,文化共传承。漾濞县纪委监委将廉政宣传教育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深入挖掘传统刺绣中的清廉元素,在廉洁宣传中注入非遗元素,丰富廉洁宣传的形式,提升其文化吸引力。为丰富传播廉洁文化载体,该县纪委监委携手县教育和体育局、各中小学校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彝族刺绣传习馆,让刺绣高手手把手、一针一线地给学生教授刺绣技艺,并讲述历史悠久的彝族刺绣所蕴含的廉洁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推进学校清廉育人一体化。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还聚焦彝族大刀舞、彝族纸扎、白族板凳戏、彝族山歌等识别度高的本土传统非遗文化,深挖文化廉洁因子,创新廉洁文化宣传载体,通过创作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参与得了的廉洁文化作品,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廉洁文化沁润,全面提升廉洁文化的引领力、传播力和感染力。
截至目前,该县已举办13期刺绣廉政课堂,并依托送戏下乡平台在全县9个乡镇巡回演出彝族大刀舞、彝族打跳80多场次,把清廉文化传播到2000多户百姓家门口。
“只有‘传承+创新’,廉洁文化才能历久弥新。”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结合漾濞实际,不断挖掘本土传统非遗文化,构建“清廉文化矩阵”,丰富廉洁文化传播方式,擦亮“清廉漾濞”廉洁文化品牌,打造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的廉洁文化作品,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赵燕飞 李靖姝 || 责任编辑 宋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