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 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发布时间:2023-10-12 10:12:0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纪委监委紧盯政策举措和工作部署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收集问题线索、开展监督检查。图为近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聚焦惠农政策落实、涉农补助资金发放、灾后重建等重点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解民忧。王凌欣 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必须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以优良作风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在实践中坚持全面从严、精准纠治、增强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断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向深入。

黑龙江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对政策举措和工作部署片面理解、机械执行、野蛮操作,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扛紧扛牢政治责任。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治建设,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整体推进,驰而不息整饬作风。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省委连续6年召开全省干部作风整顿、能力作风建设大会,省纪委监委持续开展不良作风专项整治,形成省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监督纠治贯通融合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精准思维,靶向纠治顽瘴痼疾。把握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规律特点和工作要求,紧盯作风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执纪问责。四是坚持严的基调,严明纪律筑牢后墙。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打好每月公布查处数据、重要节点通报曝光、重点岗位谈话提醒、常态化监督检查“组合拳”,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信号。五是坚持系统施治,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强化纠树并举、激浊扬清,注重建章立制,加强警示教育,弘扬新风正气,推动以良好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经过持续纠治,不敢腐的震慑作用、不能腐的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充分彰显,推动作风建设成效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明显遏制。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数逐年减少,从2019年5869起下降到2022年2769起。二是党员干部担当尽责意识明显增强。问卷调查显示,在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效评价方面,“干部担当意识明显增强”选项排位第一,获得干部群众普遍认可。三是人民群众对作风建设满意度明显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增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把作风建设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问卷调查显示,95.9%的市场主体和群众认为干部能力作风明显改观。四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明显优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小切口”引领党内政治生态“大变化”,2022年度全省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显示,市(地)政治生态建设满意度为97.4%,比上年度提高1.4个百分点;省直机关政治生态建设满意度连续四年在98%以上。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固性反复性需要高度警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从调研情况看,一些老问题改头换面还在出现,一些新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明知故犯、顶风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隐形变异、反弹回潮风险犹存,干部作风不严不实仍是影响黑龙江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等问题仍需高度关注。问卷调查中,不少干部群众认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同程度存在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有的理论学习重形式轻效果,领会党中央精神不深不透,存在重要精神不加消化机械传达、上下一般粗传达的现象;有的贯彻执行“慢半拍”,行动迟缓、散漫拖延;有的空泛表态、落实不力,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不尊重客观规律和工作实际,盲目铺摊子、糊弄走过场,甚至瞒报谎报实际情况。

推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担当不尽责、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还需持续纠治。数据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此类问题占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83.6%,占比最大。具体表现为,有的落实工作粗枝大叶、不严不细、大而化之;有的担当进取、争先创优意识不强,甘当庸官懒官;有的回避矛盾、推卸责任,甚至失职失责,特别是涉及安全生产、住房和城乡建设、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行业监管服务履职不到位或失职失责问题较多。

联系和服务群众及市场主体态度冷漠、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具体表现为,有的人民至上政治立场站得不牢,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消极不为,甚至胡作非为,导致一些小事拖成大问题;有的推诿扯皮、冷硬横推,人为设障、刁难设卡,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办事难”问题较多;有的对待群众简单粗暴、颐指气使,搞特殊耍特权,造成恶劣影响。

学风会风文风、督查检查考核中的突出问题增加基层负担。在“以下看上”作风建设调研访谈中,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学风会风文风、督检考方面问题最为集中。突出问题有,统计口径范围外的文件数量居高不下,白头文件、便签便函、工作提示等较多,精简文件还需深化用力;基层会议过多、层层套开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干部尤其是“一把手”频繁参会、陪会现象比较突出;督查检查考核出现新的层层加码现象,有的责任分解过多、过杂、泛化,主管或检查考核部门督导检查过于频繁,动辄以检查台账、清单、表格等措施推进工作,加剧基层工作负担。

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根源

党内作风问题表现多样、成因复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既有思想认识、能力素质等主观方面问题,也有体制机制因素,还有抓作风建设工作存在短板等原因。

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不纯、党性不纯是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根子在领导干部思想和党性上,有的放松理论武装和党性淬炼,因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因官本位思想导致脱离群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使党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

不良政治文化和社会风气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温床。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一些干部在市场观念、改革精神、开放理念、服务意识、法治思维方面有很大差距,少数党员干部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按套路出牌,一些不良政治文化和社会风气滋生土壤还在。

党员领导干部能力本领不足容易催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能力和作风紧密关联,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与领导干部能力本领密切相关,正因为能力本领不足、领导方式单一、工作模式固化,只好选择习以为常、轻车熟路的形式主义办法,掩盖能力上的缺失,看着花样翻新、热热闹闹,实则没什么效果。

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和治理能力不足是客观原因。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作风建设的政治本质把握不准,缺乏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劲头,缺少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严实举措,工作时紧时松,导致一些问题反弹回潮。基层治理存在的不良现象,重要原因是一些行业、领域制度机制僵化或不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导致基层干部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放不开手脚。

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系列部署,深化思想认识,把落实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作为关键,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方针方略,坚持全面从严、持之以恒,纠树并举、标本兼治,推动化风成俗、形成常态。

坚持从党性觉悟上找根源,加强党员干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党性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督促各级党组织带头检视整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打扫思想灰尘、纠正行动偏差,坚定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力观。把作风建设作为教育培训必修课,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增强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创业创优的自信自觉。

压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强化常态整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结合主题教育及省委深化能力作风建设部署,督促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坚持从评价机制、奖惩制度上完善,优化完善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更好激发干部担当尽责、争先创优的精气神。推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规定向同级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通报其分管部门和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对作风建设行动松懈和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

坚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确保在作风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着力推动从源头减负,加强各类督检考成果贯通运用。完善省直机关党组(党委)、国有企业和高校党委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派驻机构“探头”作用,加大查处力度,督促推动领导机关以上率下形成生动局面。

坚决纠治基层治理不良现象,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对基层单位反映突出问题进行联动整治,统筹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地方机构改革深化基层治理改革,抓好基层治理各项改革措施协同落实,以有力监督规范完善基层权责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切实增强基层工作主动性能动性。

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突出问题深化整治。将纠治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中之重,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深挖根源、找准症结,以有力压责纠偏切实保障落实。坚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与开展各类专项整治结合融合,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联系服务群众及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责任和作风问题。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对党的二十大后依然顶风违纪的,综合运用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等方式,从严从重处置。深化风腐一体治理,在查办腐败案件的同时,注重发现涉案对象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提高查处的震慑效应。

坚持从制度上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深化调查研究成果转化运用,完善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意见措施,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制度规定。梳理下发指导性案例,提高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准度和质效。深化作风建设,围绕制度执行加强监督检查,监督推动理论学习、政策制定、督促落实、考核检查、问责奖惩等各方面各环节的制度落实,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全链条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利用典型案例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强化治理,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健全激励保护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机制,精准运用“四种形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营造有利于党员干部干净干事、有守有为、知止知进的良好环境。(黑龙江省纪委监委调研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