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全州103个乡镇纪委自办案件577件,同比增长56.8%,消除乡镇自办案件空白点……”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强化统筹协调,创新机制举措,整合监督力量、提升监督能力、压实监督责任,打造了破解乡镇纪委不会、不善、不敢监督难题的“楚雄样本”。
强素质,全员轮训破解不会监督难题
楚雄州通过全员轮训、实战练兵、复盘辨析等方式,做实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提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着力破解乡镇纪委不会监督难题。
该州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每周三晚定时开展“实训夜校”,并将“实训夜校”以视频方式延伸培训到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内容涵盖政治理论、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方面。该州共开展“实训夜校”38期,培训州县乡纪检监察干部13700余人次。同时,分批分期组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到州纪委监委机关进行跟班实训,通过手把手教、点对点帮,让参训干部尽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目前,全州已开展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轮训2批59人。
该州组建全州审查调查动态人才库,按照“1名办案专家+2名办案业务骨干+N名新手”的梯次帮带模式,组建50个相对固定的专案工作组,把州县乡三级纪检监察干部纳入专班,在实战中传授本领、培育新人,锻造审查调查精兵强将。
此外,该州常态化组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全程参与案件复盘辨析,既讲经验、谈心得,又点问题、找差距、促提升。定期召开审查调查工作高质量发展案件评析会议,相互学习内审外调、固定证据方法技巧。目前,全州已开展案件质量评查250件,复盘案件78件,开展专案工作总结汇报交流38场次。
聚合力,协同发力破解不善监督难题
楚雄州把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要求和方式一贯到底,创新监督模式,探索“室+组+乡(镇)”联动监督、构建“大监督”格局,着力破解乡镇纪委不善监督难题。
该州深化“2+1+1”监督执纪监察联动机制,县市纪委监委全面推行“室+组+乡(镇)”片区协作捆绑联动,由一名纪委常委或监委委员牵头联系包片、一个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室负责指导协调片区乡镇纪委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工作,派驻机构人员编组“参战”,强化系统集成和协同联动,促进乡镇监督检查、问题线索处置精准高效,实现基层执纪审查由“单兵作战”向“组团会战”转变。
“对我们来说,一次联动、一次协作,就是一次提升、一次进步。”说起推行“室+组+乡(镇)”片区协作捆绑联动机制,各乡镇纪委书记纷纷表示,此举不但有力解决了基层纪委监督力量薄弱、执纪能力不强的现实问题,而且极大地排除了各种阻力和干扰因素,让监督执纪的效果不断显现。
此外,该州通过上下联动,推动“大监督”工作向乡镇延伸,以乡镇党委主导,乡镇纪委主推,统筹各类监督资源贯通融合,形成监督合力。同时,借助科技赋能,促进线上线下监督一体发力,积极探索建立村(社区)“三资”监督管理平台,着力破解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管难题。
活源头,严管厚爱破解不敢监督难题
楚雄州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在“一池水”中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交任务、压担子、明责任、强保障、增动力,全力破解乡镇纪委不敢监督难题。
该州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政治坚定、实绩突出、自律严格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在职务职级晋升和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加强轮岗交流,畅通出口渠道,做到政治上关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让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去年3月乡镇纪委换届以来,全州提拔使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30名、轮岗交流65名。
该州督促落实乡镇纪委书记不分管纪检监察以外的其他工作,巩固深化乡镇纪委“三转”成果。建立监督重点工作“双月派单报告”制度,县市纪委监委每2个月向乡镇纪委派发1次监督重点工作清单并报告工作清单落实情况,做到监督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督促乡镇纪委书记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对乡镇纪委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工作情况进行季度通报,工作滞后的适时提示预警,倒逼责任落实。
此外,该州全覆盖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在全州纪检监察系统下发《关于进一步严守纪律严实作风的通知》,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去年以来,共受理处置反映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6件,对履行监督责任不到位的1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予以谈话提醒,对2名不适宜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予以组织调整。(王永章 马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