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又增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留住农耕智慧的“根”

发布时间:2022-05-27 07:25:5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通过线上方式完成考察,正式认定我国3项传统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为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如今,我国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项,数量位居世界各国之首;农业农村部分6批发布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38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认定的国家。

石头缝中挤粮食,印刻中华儿女的吃苦耐劳、生生不息

此次新认定的3处农业文化遗产中,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誉为“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曾被到访的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作“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说起梯田,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水汽氤氲的云南哈尼梯田,四季常青的广西龙脊梯田,却很少有人知道,巍巍太行深处,也隐藏着规模宏大、直达山巅的“石梯田”。

“十年九旱,石厚土薄,山高坡狭,耕地奇缺。”地方志中如是记载这里的自然环境。

这样的环境下,吃饭问题如何解决?唯有修梯田,向大山要粮食。

修梯田就是石头缝中挤粮食,其实就是人与石头的“斗争”。据介绍,这里的梯田始于元初,兴于明清。最初定居这里的人们把分散的可耕土集中起来,再用碎石围成矮矮的石堰,这便是梯田的雏形。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梯田不断向山上延伸,越往上地块越窄小,土层越贫瘠。人们便把珍贵的耕土收集起来,筛选去掉碎石,掺加有机肥,经过数月涵养,再填入石堰备耕待用。

相较于造田,旱作梯田的田间管理更为繁重。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当地人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旱作梯田农耕技术体系。为了保护石堰,也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水土,他们在梯田田埂上种植花椒树,套作黑枣、核桃等经济林木,以拦截降雨、根固土壤,还可以增加收入。

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贺献林介绍,当地人在沟、坡、岭、峧、垴等多种地貌修筑石堰梯田,形成了梯田的景观多样性,系统里种植了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果,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强大的生态功能。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业知识与技术体系,使得遗产系统千百年来活态传承。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太行人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庄稼以生机,既满足了自身生存发展需要,也留下了壮美的梯田景观。

此次被认定的农业文化遗产中,还有一处是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有1000多年种茶历史,300年前铁观音在这里被发现命名。在长期的种茶和制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茶园生态系统管理、茶叶采制工艺和茶的相关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复合农业系统。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亦位列其中,这是全球唯一一个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游牧系统。

有证据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从事狩猎和游牧活动。直到现在,这里的人们依然恪守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当地牧民通过每年春季和夏季的转场放牧,确保草原植被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因为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原退化,并确保了肉、奶等畜产品的稳定生产,成为全球可持续牧业和脆弱牧场管理的典范。

稻作农业,中国对世界的馈赠

说起农业,不得不提的就是水稻,水稻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在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中,水稻亦是最为显眼的元素。中国是全世界公认最早发展稻田养鱼的国家,体现出种养结合、互生互利的智慧。

在浙江丽水青田,以鱼肥田,以稻养鱼,稻鱼共生,这就是著名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它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已经延续1300多年,于2005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虫等功能。不仅是鱼,水稻还可与鸭、蟹、虾、鳅等在稻田中共生,形成小的种养系统,为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传承千年的“共生”之道。

在水稻种植中,还可见趣时和土、用地养地的智慧。西汉《氾胜之书》指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东汉班固《汉书·货殖列传》中说:“顺时宣气,蕃阜庶物。”为了更好地利用季节、合理使用土地,寻求多样生物之间的最佳生态关系,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最大的产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多熟种植等多种种植制度。

云南剑川稻麦复种系统就是其代表。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生活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境内的人每年5月6月栽种水稻,10月11月水稻收获后翻耕播种大麦或者小麦,麦茬翻耕后再栽水稻。

水旱轮作,可提高复种指数,减轻病虫草害,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养分循环,对生态循环、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从一株微不足道的“野草”,到中国人饭桌上的顶梁柱。这背后,是从古至今一代代农人、科学家的努力与智慧。

黝黑瘦削,颧骨高突,脸上布满皱纹,蹲在稻田里眯眼看着手里的稻穗——这是人们见到袁隆平的“标准”形象。这位从稻田里走出来的农业科学家,更愿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两个梦想而奋斗。那两个梦,他反复提起:一个是“禾下乘凉”,他真做过这个梦——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把还长,稻子比花生米还大,他坐在底下乘凉;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保障世界的粮食安全。

中国碗要装中国粮,袁隆平扎根在稻田间,毕生致力于这个千百年来中国人心中最朴素的愿望。如今,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正接续奋斗。

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中国取得多个“第一”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超越时间的重要价值和强大生命力,是先人给我们的珍贵馈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上万年的农耕文明史,这种劳作方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如何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作为最早响应并积极参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计划的国家之一,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第一的国家。2012年,中国率先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2014年,中国政府签署南南合作框架下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颁布首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16年起,该项工作被写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多个“第一”“率先”背后,是中国在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及管理、科学研究、机制建设、推广示范等多方面的积极探索。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刘春明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农业实践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杰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农业文化遗产一脉相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文化遗产所体现的生态理念与实践,提供的绿色食品,蕴含的丰富农耕文化、怡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等,无一不高度契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宝库,亦是乡土中国的文化基因,是解读传统中国的钥匙,是创新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资源。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让我们可以追寻来处,更能展望未来。(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