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经过系统分析、综合研判,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落在一个“小”字上,从小处着手,在细节上下功夫,解决服务民生“大问题”,为群众谋利益,让百姓得实惠。
零容忍惩治“蝇贪”,强化纪法大震慑
蝇贪虽小,其害如虎。
在广大基层,个别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教育卫生、基层执法等领域存在层层拔毛、虚报冒领扶贫资金、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等问题。这些“蝇贪蚁腐”现象导致国家惠民资金“惠官不惠民”,集体资产流失,百姓利益受损,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为挖除“微腐败毒瘤”,昭通市纪委监委统筹安排部署,深入推进“微腐败”专项整治,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严的惩处来回应广大群众关注关切。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严”和“快”,但凡经调查核实的问题线索,立即启动有关工作程序,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人员,绝不姑息迁就,持续形成强大的纪法震慑,让不敢腐成为习惯。
“盐津县石门村原村民小组长冒领群众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万余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专项行动揪出了一批“蝇贪”“硕鼠”。据介绍,去年以来,全市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41个,处理290人,184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数字化赋能,做好“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大文章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基础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也在基层。随着纪检监察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如何推动改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成为昭通市纪检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对挑战,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纷纷把着力点放在提升基层监督质效上,通过借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数字科技赋能,探索形成监管全天候云眼,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彝良县建立惠民资金监督管理平台,全天候实时监测惠民资金长期各自为政、政策不透明、程序“封闭运行”、资金管理“掩着藏着”等“异常”情况,智能预警发现异常数据35万余条,并向25家职能部门进行反馈,让基层监督更精准;绥江县构建“阳光公开监管平台”镇村组三级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公开三级事务,建立“群众监督群”1044个,覆盖群众7.67万余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00余次,为基层权力运行装上“记录仪”;巧家县建立纪检监察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监督,共发现异常数据6万余条,收回违规资金1100余万元。
化解群众身边“小麻烦”,解决便民惠民“大问题”
化解群众身边的“小麻烦”,为群众办实事,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有53名街道环卫工人已经三个月未领到工资了。”去年4月,市纪委监委了解到盐津县豆沙镇环卫工人工资未按时发放,当即要求盐津县纪委监委限时督促落实,并全面排查涉及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
盐津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约谈了相关单位和部门,督促其将环卫工人工资全部足额发放到位。同时,该县举一反三,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按时发放环卫工人、生态护林员、村庄保洁员等人员工资264.8万元。
“为群众办实事”往往就体现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
“今天,我来办营业执照,没花多长时间就弄好了……”在绥江县政务服务中心,刚刚办完事的杨先生喜笑颜开,对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竖起大拇指。
群众的认可,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与服务窗口单位的共同努力。据介绍,今年以来,绥江县纪委监委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体验式”监督,着力发现和查处服务窗口单位不作为、慢作为、卡点办事等行为。同时,积极发挥派驻监督优势,推动服务窗口单位进行“内部重塑”,全面开展自检自查,及时建章立制、补齐短板漏洞,既做到“当下改”,又做到“长久立”。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昭通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做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朱鹏 欧阳子俊 || 责任编辑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