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两会声音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2-03-07 08:15:42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郭兴  李灵娜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围绕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代表委员谈了自己的认识体会,并积极建言献策。

“只有形成并不断巩固我们的文化共同体意识,才能为我们的民族共同体提供核心灵魂和精神动力,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卓新平说。他建议,深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及典型代表,形成鲜明的文化标志及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殷红梅特别关注民族民间文化的作用。“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具有共同地域、历史文化、心理基础和经济生活的政治共同体,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可以让学生成长过程中体验多元、认同一体,这也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一种路径。”殷红梅说,她建议以民族民间文化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比如,建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发展目标的民族民间文化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育人机制与环境,建立民族教育专家智库,探索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专业,培养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才等。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是不少代表委员的共识。“去年我建议将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统编教材,已经得到教育部的提案答复,拟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以图片形式呈现,或在相关教师教学用书中介绍有关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普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何春在今年继续建议,要进一步用好“民族团结誓词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巩固民族团结成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可以解决语言学习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的应用力度,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应用。依托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平台,通过开展线下教学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提供面向不同人群的教学课程、教学资源,帮助各民族群众快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