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矿山开采长期无序发展,大面积露天开采生态破坏严重,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问题突出,近3万亩荒漠草原被违法侵占,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违法活动典型案例屡被曝光。如: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河流域部分区域污水直排现象较为突出,管控措施长期落实不到位;山东省菏泽市黑臭水体整治长期滞后,水体返黑返臭问题频现。违法问题屡禁不绝、屡改屡犯,不仅让守好生态环保底线落实变“落空”,也无形中削弱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
环保违法行动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当地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失职失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的原因,也有相关部门监督监管不到位、压力传导不足等问题。但背后更需注意的是,一部分党员干部政绩观扭曲,在他们看来,环保固然是好事,但“饭碗”问题总要大过污染问题。在扭曲政绩观影响下,部分党员干部习惯于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老路,所以才对长期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默许纵容,对生态修复工作畏难不前,对生态破坏问题视若无睹,对群众信访举报漠然视之,甚至在整改上敷衍应对、弄虚作假,以致“整改”不断,污染不停,问题常在。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相关政策的落实容不得任何搞变通打折扣,不能“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根治环保违法屡禁不绝的“顽固病”,要自觉树牢正确的政绩观,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这个重大问题,狠抓思想认识提升,狠抓突出问题整改,狠抓重点工作落实,坚定自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多算“生态账”,高标准做实环保问题整改工作,守好生态环保底线,决不能再干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蠢事。
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责定位,紧盯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和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依规依纪依法精准追责问责,确保问题整改见底见效,倒逼责任落实。同时,要透过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的表象,约谈提醒职能部门,督促党员干部校准政绩观,推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成效实实在在。(松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