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能致富”

发布时间:2022-10-21 09:03:3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我也能致富”

见证人:江西省井冈山市江边村村民李三连 云南省丘北县营上村村民李云鹏

金秋十月,正值云南省丘北县三七采挖的季节。图为10月18日,该县营上村村民李云鹏一家在采挖三七。马卫忠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十月的井冈山,处处桂花幽美、清香四溢。10月13日,江西省井冈山市高科技农业博览园的务工人员起早在园内采摘挂满枝头的小南瓜、西葫芦等蔬菜。

“我每天骑电动车来上班,一年工资有3万多元,早就脱贫了。”正在忙碌的江边村脱贫户李三连笑着说,“家门口就能就业,闲置土地租给农博园还有租金和分红。”

依托智能观光大棚、连栋生产大棚和技术研发培训中心等,农博园采取“公司+基地+党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吸纳150余名附近村民进园务工,让农户共享“租金+薪金+股金”收益,使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年初至今,农博园已生产蔬菜800万公斤,实现产值3200万元。

5年前,井冈山成为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全国首个“摘帽”的贫困县。至2021年,井冈山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51元。

“附近的产业基地很多,农博园这边闲下来,我就去草莓基地上班,只要肯做事,全年都有钱拿。”这些年,李三连不仅赚到了工资,还学到了种植技术。她笑着算了一笔年收入账:“工资加上种菜收入的几千块钱,我一个人全年能挣近4万元,家里还能拿租金和产业分红。感谢党的好政策,日子越过越有信心、有奔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十月的云南秋高气爽,丘北县营上村村民李云鹏趁着天气晴好,在自家晒场上晾晒刚刚采收的中药材三七。窗明几净的小楼,宽敞整洁的院子,一块块三七根茎、一簇簇三七花朵,既是一家人劳动的结晶,也是曾经的低保户“我也能致富”的最好证明。

几年前的李云鹏家,连种子、化肥都买不起。彼时处在脱贫攻坚的最艰难时刻,丘北县脱贫攻坚督战组在营上村走访时,了解到李云鹏家中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妻子重病无法劳动,一家人只能靠李云鹏种植玉米及在周边村寨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勉强糊口,并且为了给妻子治病,家中还欠下了不少债务。当时的这个家庭,已是非常困难。

“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丘北县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李云鹏一家很快被纳入农村低保救助范围。

“纳入低保后,每月可领取保障金321元,真的是雪中送炭。当时家里连买种子的钱都拿不出来,低保救助帮我们渡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李云鹏对前来帮扶的工作人员说,自此他看到了希望,燃起了脱贫致富的斗志,“不能坐等救济和帮助,我思想不残疾、身体不残疾,一定能靠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我也能致富!”

李云鹏利用在三七种植基地打工时学到的技术,加之不断的学习、摸索,在自家耕地精心种植下三七并获得大丰收。积累一定资金后,又租下20亩土地用于种植。“今年我请了2个工人管理种植三七的大棚,又种了5亩辣椒和15亩烤烟,收入还能再翻一番。”

十年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制度性保障。一项项暖心政策,犹如冬日里的暖阳点亮了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他们托起了“稳稳的幸福”。(李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