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 | 中国磁力强劲

发布时间:2022-08-21 07:28:3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国磁力强劲

专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薛鹏

2022年初,我国放开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后,德国宝马集团通过增资279亿元人民币的方式,将其在华晨宝马的股权占比由50%提升至75%,并将与华晨的合作期延长至2040年。图为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生产中的车辆正在穿过办公区。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8月18日,商务部通报,今年1至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83.3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3%,折合1239.2亿美元,增长21.5%。此前,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二季度维持和扩大在华业务规模的外资企业合计占比达91%,近九成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准入、减税降费、助企纾困、项目落地“绿色通道”等政策较为满意。

外资,是观察一国经济的风向标。今年以来,尽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吸引外资依然“磁力”强劲。商务部统计显示,上半年,合同外资超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实际到资同比增长30.2%,占全国吸引外资比重过半。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持续增长,引资结构更加优化。

前7个月我国吸引外资有何看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吸引外资有哪些特点?外资企业为何坚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记者专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前7个月我国吸收外资量质齐升

记者:前7个月我国吸引外资在领域、地域、行业分布上有何看点?

聂平香:外资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提升就业质量、增加税收来源、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外贸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带动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与此同时,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将为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发展前景。

今年前7个月,面对国际环境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外资继续以两位数增幅投资中国,有力印证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呈现出以下特点:

从总体规模看,我国吸收外资依旧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由于国内巨大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以及深化开放完善营商环境等一系列稳外资举措的出台,跨国公司依旧看好中国市场。

从行业分布上,高技术领域外资增长抢眼。数据显示,1至7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1.8%。这实际反映出,“十四五”以来,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吸引了更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高技术领域。

从主要来源地看,前7个月,韩国、美国、日本、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44.5%、36.3%、26.9%和23.5%(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也反映出,市场发展的潜力对跨国公司和外资极具吸引力。

从区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表现亮眼。由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国内统一大市场的不断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引资潜力不断被挖掘,外资增速明显加快。前7个月,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5.2%、30%和41.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吸收外资除了规模的持续增长,最主要还体现在质的提升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实际外资的比重分别是1.50%、43.33%和55.17%,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份额为0.48%、20.8%和78.76%,服务业成为我们第一大外资主导领域。与此同时,从服务业外资结构看,房地产吸收外资的比重大幅下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发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成为外资进入的重点领域。

高技术领域外资保持高速增长。近年来由于高技术产业外资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高技术领域吸收外资占全国外资总额的份额不断提升,从2012年的14.1%上升到2021年的30.2%,提升1倍以上。

外资重大和重点项目的牵引带动能力不断提升。较为明显的是,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完善针对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的工作机制,为重大和重点项目落实提供了各类要素保障和财税支持,加快推进重大和重点项目的到资。

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超大规模市场、完善配套设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吸引外资磁力强劲

记者:中国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达1.15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较2012年增长62.9%。与此同时,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仅增长27%。10年来,中国持续受到全球投资者青睐的原因有哪些?

聂平香:近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投资热土。从2017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二。对外投资流量稳居全球前三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受到全球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2至2021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到6.69%,而世界平均增速为2.63%,中高收入国家增速为4.58%,其中美国2.05%、德国0.99%、英国1.49%、日本0.51%、韩国2.6%,我国经济增长明显高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

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中国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成为我国经济稳定恢复的主要动力。2012年至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51.8%上升为65.4%。新发展格局明确要求进一步夯实国内大循环,这将充分挖掘国内14亿人口特别是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巨大市场潜力,为跨国公司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中国预计在2030年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超大的市场规模是跨国公司在华开展业务最为看重的优势。2021年发表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52%的在华美国企业提到,中国第一大商机是“国内消费的增长和日益庞大的富裕中产阶层的崛起”,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企业将中国视为优先市场。

对外开放进程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对内,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拉开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新步伐。截至目前,全国自贸试验区已扩展到21家,形成了覆盖东中西的格局。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启动建设。对外,积极参与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自贸区战略不断加速提级,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RCEP签署并进入实施。

国内综合配套能力强。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链基础深厚。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同时,中国在航空航天、卫星导航、智能手机、计算机、电子通讯等部分高技术产业已形成了体系完整、配套齐全、能力强大的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完备,具有强大的运输配套能力。此外,拥有大量的高技术劳动力供给。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数超过2.18亿,超总人口的15%。

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96位跃升至第31位,10年来营商环境大幅优化

记者:中国贸促会报告显示,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对中国营商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总体评价良好。10年来,我国营商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聂平香: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外资企业而言,我国营商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变化是:积极推动扩大开放,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我国的营商环境大幅优化,全球排名从2013年的第96位跃升至最新的第31位。

完善法治环境。202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强调在资金支持、土地供应、认证和许可、采购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为外资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构建与《外商投资法》配套的法律体系,通过“立改废”,全面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相符、不衔接的规章和政策文件,外商投资法制环境明显优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重点针对中国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从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相应规定。

不断扩大开放。2013年至2021年,我国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特别管理措施从190条缩减至30条,2021年全国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特别管理措施只剩31条,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特别管理措施剩27条。不断增加并扩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1年7月,海南自贸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发布,推动了自贸港服务贸易四种模式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持续简政放权。2018年12月,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通过三年实施,在全国范围确立了市场准入环节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2019年12月1日起,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中央层面设定的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改革范围。“证照分离”为企业、创业者取得参与市场经营的资格提供便利,进一步降低企业准营门槛。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提升政府服务。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要求,编制并向社会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网通办”。为更好为外资企业服务,成立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了外商投诉工作机制,纾解外资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大力推进减税降费。积极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及时惠及市场主体,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敞开开放的大门与世界共享发展红利

记者: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严重,对我国吸引外资将产生什么影响,如何更好稳外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聂平香:当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4月份的3.6%下调至3.2%,称通货膨胀带来的下行风险正在显现。

在超预期因素影响下,我国稳外资面临外部环境和外部挑战:全球经济的衰退使得跨国公司世界布局面临较大风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美国联合其盟友国,通过关税、出口管制、技术脱钩、供应链重构等手段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打压;国内宏观经济增速的下降以及要素成本不断上升。

当然,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尽管受到不利因素影响,但我国更好吸收外资也底气十足。

我国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将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提供更多机会。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持续为外资提供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国贸促会的报告显示,百分之八十以上外资企业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减税降费政策、抗疫助企纾困政策、重大外资项目落地“绿色通道”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实施情况、偏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优化外国人赴华签证政策、稳投资促消费等政策评价为“较满意”以上。

我国加快数字技术和绿色转型发展,将给跨国公司在中国布局带来新机遇。数字经济是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名义增长16.2%。我国数字经济加速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从产业数字化角度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数字化转型还只是一个开始,这些都将给跨国公司带来发展机会。

相比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开放发展的中国,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