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 | 到国家博物馆来看中国

发布时间:2022-07-10 07:50:3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  管筱璞

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外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8日,在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110年,时光荏苒。国家博物馆的历史是传承文明薪火、赓续精神血脉、彰显文化自信的历史,也是见证民族振兴、国家强盛、文明重光的历史。正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所说,“到国家博物馆来看中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奋斗之中国、未来之中国。”

中国公共博物馆的旗舰和展示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2012年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定话语犹在耳畔。

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泱泱大国对于历史的关注与看重,可见一斑。

“京师首都,四方是瞻,文物典司,不容阙废”,1912年6月,在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倡导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准备在北京设立博物馆,鲁迅建议勘选了国子监为馆址。1912年7月9日,“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中国的国立博物馆事业由此起步。1926年10月,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一张观众统计表显示,首日开馆接待观众超过4万人次。

1949年,随着新中国成立,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人面鱼纹彩陶盆、红山玉猪龙、《新青年》、四羊方尊等一批经典文物从各地调拨入馆,全国77家文博单位支援了3万余件文物。一位老专家回忆,“当时强调全国一盘棋,博物馆需要什么东西,列出单子,由中央开信调文物,去了就拿回来,一般都是开了柜门说‘你拿吧’。光是故宫就支援了二十多件,都是一级文物啊!”

“琉璃砖是广东的,花岗石来自山东,大理石是东北与湖北的,铜门钢窗产自上海,建筑工人花费了293天,将这些汇集了五湖四海的精华打造成了一座新的博物馆。”1959年8月,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竣工。此后开放的“中国通史陈列”和“中国革命史陈列”,成为博物馆界的经典之作。

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博物馆也有了新气象。一些科技手段被引入,1985年至1990年,工作人员借助X光探伤、金相分析等手段,对后母戊青铜鼎的铸造工艺进行分析,明确了其实际重量是832.34公斤。一些看似“难登大雅之堂”的物品,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例如,上海一位女工从1965年起35年记录家庭收支的流水账簿,也被请进了展厅。

200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3月,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展览面积近7万平方米,共48个展厅,设有“复兴之路”“古代中国”两个基本陈列和十余个门类的专题陈列及国际交流展览和临时展览。

从开馆之初的9名馆员、1万多件馆藏文物起步,到如今的143万余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已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国家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公共博物馆的旗舰、展示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最高殿堂,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使古老文物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太神奇了!展柜的玻璃竟然是块触摸屏。”在新近推出的“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展厅里,新鲜的体验引得观众啧啧称奇。

无论是千斤耙遗址、西吴壁遗址等图文内容,还是木炭窑模型、兽骨坑模型等视频内容,观众只需轻轻触碰展品前方的玻璃,各种信息尽收眼底。这当然不是普通玻璃,而是由6块55英寸的透明OLED显示屏无缝拼接而成,以互动数字化体验让古代藏品重获新生。

不仅如此,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在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360度观察每一处时间留下的细节,沉浸式感受文物之美。

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主任李华飙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博在创新展览展示方面主要引入了新媒体、虚拟现实及体验型互动展示等技术。

例如,国家博物馆在红楼梦文化展中结合馆藏《大观园图》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古今时空交接,观众可通过VR眼镜“穿越”到图中场景,身临其境体验“四美钓鱼”“憨湘云醉卧芍药裀”“感深秋抚琴悲往事”,仿佛与金陵十二钗共处同一时空。这既是让观众欣赏这幅首次亮相画作的有趣媒介,也是让一幅幅静态画面在虚拟空间中动起来的有益尝试。

历史文化保护强调的是“保护”,而不是“保存”,文物遗存如果只是“收藏在禁宫”或“书写在古籍”里,又何来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李华飙看来,传统博物馆如何“唤醒”数量巨大的存量文物,盘活文化资源是目前文物活化面临的主要难题。

国家博物馆的答案是: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

“转”起来。国家博物馆建立健全馆际文物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藏品借展和重要展览巡展常态化制度化,让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十三五”期间国博先后推出210多个各类展览,社会反响强烈,到国博看展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智”起来。国家博物馆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切实推进藏品数字化建设,实现文物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动”起来。国家博物馆设立“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加速文物活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不断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加强观众与文物互动,使古老文物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探索文物数据资源研究、展示、阐释和传播工作全面统筹的让文物活起来新模式。

徜徉于“古代中国陈列”,从元谋人的牙齿、甲骨文、编钟,再到古籍、书画、碑拓、货币、家具、服装服饰,无不展现出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缓步于“复兴之路”,从林则徐的奏折、严复翻译《天演论》手稿、孙中山学医用的显微镜,再到《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开国大典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北京申奥的合同用笔,无不再现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不屈历程……新冠疫情期间,国家博物馆聚合馆内181项展览信息、60余个虚拟展厅、50多部相关视频,推出40多个网上展览,邀请观众“云”游博物馆,仅2020年在线观展人次就超过了两亿次。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不同层次的文明对话,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人类文明见证物的重要收藏机构,博物馆理应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不同层次的文明对话,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我认为国家博物馆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展览塑造一个系统的、立体的、完整的中华文化形象。中国不仅是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还是一个非常有活力、前景光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博物馆的展览,不仅要展示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更要展示奋进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紫荆》杂志署名文章中写道。

为此,国家博物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把中国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方面作出一系列探索。

7月6日至11日,国家博物馆联合二十余个国家的国家级或知名国外博物馆与多家国内博物馆共聚云端,以“手拉手:共享世界文明之美”为主题,共同举办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

作为在线接力的第一站,国家博物馆以“从文字看中国——解析中华文明的基因和密码”为主题开启了直播。直播遴选了国家博物馆珍藏的王令众人协田刻辞牛骨、大盂鼎、“编年记”竹简、金关纸和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合本续》等5件精选藏品,综合运用多种数字虚拟技术、8K拍摄并高清呈现等形式,用动画特效生动形象地阐释藏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让文物从历史中醒来,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

“国博是国家的文化客厅,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此次110周年系列活动,来自全球五大洲33个国家的近百个合作伙伴切身参与到活动中,为全球观众奉上精彩的节目。”国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已与近百家国外博物馆建立不同层面的联系,发起成立或积极参与了上海合作组织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博物馆联盟、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等博物馆国际组织的工作,与日韩国家博物馆定期举办会谈交流、举办展览。同时,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基金等多个国际组织的各项活动,全球治理的参与度不断提升。

在推进文明交流对话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一方面积极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优秀展览走出去,赴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等举办各类展览;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展览。在许多爱好者眼中,国家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蒙古国国家博物馆等12家国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等,都成了难忘的回忆。

“能在家门口亲眼见到《王后的竖琴》,当时那种喜出望外,即使过去五年,想起来依然让人振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二学生许知然告诉记者,自己是国家博物馆的“铁粉”,有新展览时总是第一时间前往,“从不同的历史维度和学术视角,对东西文明的对比、交融以及相互影响进行了深刻有益的探讨,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这些展览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共享世界文明之美的平台。”王春法表示。

增强文化自信、贡献中国方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灿若星河、绵延闪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深厚底气。

“推动文化走出去,既是赓续民族血脉、弘扬民族精神、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需要,是国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去年8月,王春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博物馆应当如何做好工作,起到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

“事实上,文物之美只是器物之美,只有将文物纳入展览之中,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才能够把文物背后的故事完整地讲出来;只有把细枝末节与参天大树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把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真实关系呈现出来,真正呈现中华文化的整体形象,才能做到坚定文化自信。”王春法这样认为。

去年5月,国家文物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中国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博物馆数量稳步上升,文博活动精彩纷呈。根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十三五”期间,我国博物馆事业不仅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而且呈现出免费开放深入推进、文物保护能力日益增强、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等特点。

在全国各地,博物馆的活跃,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人们得以更便捷、更深入地触摸悠久历史、感受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为了使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我们需要以国际化表达,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看中国贡献,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的现状,站在世界的角度为中国辩护。中国的文博机构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更自信的立场与国际博物馆同行交流互动,参与到国际的文化传播中去,推动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王春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