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 韩亚栋
3月5日,北京市民在世贸天阶的户外大屏上观看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电视直播。(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大代表在石井坡街道的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居民的立法建议和意见。(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工作人员在马头镇马东选区投票站发放“选民证”。(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3月5日,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地方组织法是我国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1979年施行至今,已修改了5次。此次地方组织法修改,是以修正草案的形式作部分修改,但修改幅度大、分量重,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
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只是我国浩瀚立法工作中的一项。从其出炉的过程,更能直观地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征与内涵。从两会触摸中国式民主的脉搏,可以看到,今天,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的民主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此次地方组织法修改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就是贯彻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此次地方组织法修改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就是贯彻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明确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关规定包括: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此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第一次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写入法律,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全过程民主”,全国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在全过程民主中的作用”。
“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明确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说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天然联系,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童卫东说。
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人大和政府,贴近基层、贴近人民群众,应当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法定和有序的途径、渠道、方式、程序,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的一大亮点,是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修正草案增加规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情况,由常委会办事机构或者乡镇人大主席团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者乡镇人大报告,并予以公开。同时规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挥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并应当向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
此外,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联系代表的工作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扩大代表对各项工作的参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基层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方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取对立法、监督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地方组织法的修改过程也很好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多年来,代表委员提出了不少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来自地方、来自实践。对于这些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进行了认真研究,能吸收的尽量吸收。
“修改地方组织法,明确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利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说。
“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周义哲,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一名林场工人。履职以来,他的建议几乎都离不开守护了40多年的大兴安岭林海。为促进这片土地实现绿色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关于支持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建设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试点的建议》和《关于冷资源列入生态产品目录促进呼伦贝尔生态产品实现更大价值的建议》。
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现场,当了几十年林场工人的周义哲,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自己从“砍树人”到“看树人”的变化。大会上周义哲代表提出的建议,推动着大兴安岭林区的真实变化:新修的防火应急道盘旋在林区山间,一条条新建光纤让越来越多的林场有了4G网络……一位普通林业工人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决策、造福于百姓,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涵义。
我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4亿多人民、56个民族,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需要建造一个能够将全体人民都容纳进来的民主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关注国家发展大事、社会治理难事、百姓日常琐事,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行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和持续性,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
民主选举全过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经过逐级投票、自下而上选出的。如今,在我国五级人大代表中,由10亿多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到代表总数的90%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相当比例是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代表。选举的广泛性、真实性得到充分彰显,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决策全过程。在我国,每一项关乎全局的重大决策,都是经过充分的民主程序,最大限度征询各方意见建议作出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乎中国发展前途命运,关乎14亿多人民幸福生活。2020年8月,“十四五”规划建议编制开展“网络问计”,内蒙古达拉特旗蒲圪卜村村干部李电波提出的关于“互助性养老”的建言被吸纳进建议。来自小村的声音“走进”中南海,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民主管理全过程。城乡社区民主管理,让百姓充分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形式多样的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成为民主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民主监督全过程。经过长期发展,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构建起一张严密的监督网,确保监督全覆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国各种形式的民主渠道把‘百姓盼的’和‘政府干的’紧紧地连在一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海青说。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最能体现民意,最能代表民愿
民主的阳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人民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符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真实有效管用的民主。
中国的民主,是最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在全国两会民主议事厅里,数千名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全国政协委员同时参加对有关法律修改、政府工作报告等的讨论。代表委员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难愁盼”问题带到全国两会,让14亿多人的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
“我亲身参与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长年工作所在的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2015年7月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的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从那以后,她和这里的居民陆续参与了反家庭暴力法、国歌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30多部法律的修改,提出600多条各类立法建议意见。
朱国萍介绍,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联络站已经增加到了18个,很多普通居民成为了联系站的信息员。虹桥街道的立法意见征询也有赖于这些信息员的工作。他们收集大家的关注、对法律的具体意见,特别聚焦独居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在收集意见的同时,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联络站还把法律信息带到社区和企业,让更多人了解。开展立法意见征询时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朱国萍评价“立法点越来越有效果了”。
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扶幼……每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聚焦热点问题深入思考、热烈讨论,都引发社会强烈共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织就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被誉为“民事权利保护宣言书”的民法典正式实施……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在中国大地上,民主是实实在在、有效管用的。
如今,最新修改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增加有关全过程民主的规定,而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也把“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其中。这些中国式民主的生动实践表明,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实践最有说服力,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张业遂说。
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世界没有定于一尊的制度样板,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国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道路。”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上有三件大事值得认真思考和关注。其中一件大事,便是“发扬民主”。
民主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从两会触摸中国式民主的脉搏,可以切实地感受中国式民主的魅力,读懂中国式民主的真谛。国外观察家形象地把中国两会比喻为“共识构建”的过程:代表委员广泛征集民意,在两会上充分审议讨论,最后形成共识。
“老百姓关心的事儿,就是我关心的事儿!”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履职的第五个年头。他细数了四年履职期间提交的11份提案,涉及大气污染科学治理、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学施策、探索建立健全巨灾保险制度、科技支撑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享经济繁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提案全部被全国政协审查立项,并且100%得到承办部委的回函办理。
“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有效的实践环节。”履职的过程让张兴赢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这点来看,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完整链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道路。”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网友们的线上建议也多了起来。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些民生话题:家庭、收入、就业、公平、养老。广大群众积极地建言献策,让两会的关注度更加高涨。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全过程人民民主打破了西方国家关于民主的唯一标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为其他国家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提供借鉴,也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充满机遇和希望,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今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人民民主旗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实现民主新发展,让民主之树根深叶茂、永远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