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量与祖国人民同向同行
新时代 新一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薛鹏
勇夺冬奥金牌的苏翊鸣、守卫边疆而牺牲的英雄陈祥榕、沉着冷静的航天人高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发光发热。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给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回信,向他和中国冰雪健儿取得优异成绩表示祝贺,信中说:“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回望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青春力量与奥林匹克精神交融激荡,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青春之歌:
赛场内,中国代表团首次实现冬奥会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平均年龄25.2岁的运动员用精彩表现,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
赛场外,数万名青年人像一朵朵“小雪花”,组成了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工作人员、保障团队的庞大群体,热情服务、周到保障,向全球传递着东道主的热情和风采。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场,在科研创新一线,中国青年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澎湃青春的热血;当外军在边境非法侵略挑衅,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国青年冲锋在前、毫不畏缩,彰显青春的担当。神州大地,各行各业,一个个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青年,用奋斗的青春奏响追梦乐章。
少年强则国强,北京冬奥会的青春力量青春风采赢得世界点赞
北京2022年冬奥会落下帷幕,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完美载入史册,“双奥之城”为奥林匹克添上新的荣光。
从谷爱凌、苏翊鸣、任子威等运动员赛场内的精彩表现,到中国“00后”健儿们鏖战赛场,拿下一系列的“第一次”“历史最佳成绩”,再到大学生志愿者孙泽宇与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等友谊故事,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千禧一代”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得到全世界的点赞。
“少年强则国强!”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以此称赞他在北京冬奥会接触的中国青少年,他说:“中国青少年对本次冬奥会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大部分演职人员、志愿者、工作人员都十分年轻,为北京冬奥会的圆满举办创造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活力。”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式致辞中对志愿者的表现予以肯定,他用中文说:“志愿者,谢谢你们。”很多运动员都说,他们非常享受和感谢在中国遇到的一切。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数一数会遇到多少志愿者微笑着向自己招手。
在更多看不见的地方,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将个人奋斗和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用昂扬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为“真正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汇聚磅礴力量。
“用自己的所学为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贡献力量,身为青年体育人,我们倍感荣幸。”尽管冬奥会已经闭幕,郑珊珊依然心潮澎湃。
郑珊珊是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硕士生导师,在本次冬奥会的服务保障中,她和她的同事、学生们的主要工作是让更多人“看懂”冬奥赛事。
“冰雪运动的专业性强、规则较为复杂,我们利用专业知识在电视转播中为观众解读项目特点、技术分析等,让观众有料又有趣地观看冬奥。”郑珊珊告诉记者,该团队项目共有指导教师4人,平均年龄34岁;参与学生38人,平均年龄22岁左右。
据了解,解说员们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体育素养、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前后经过了冬季项目知识储备、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共三轮考核遴选。在参与的66场赛事解说和17场冬奥节目中,团队铿锵有力、生动专业的解说吸引了不少年轻受众,用青春活力点燃冬奥激情。
“我们以专业视角进行技战术分析,以青年的视角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通过坚守岗位的努力与奉献,汇聚起全社会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让更多年轻人强健体魄、砥砺意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郑珊珊说。
新时代中国青年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在大考中勇挑重担、践行初心
冰雪赛场外,青春力量同样激荡。在卫国戍边战场,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一批批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党中央的指引下,勇挑重担、接续奋斗,在各条战线上以昂扬的姿态书写着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1月9日,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统一考试工作全面展开,笔试中的这个题目,让无数人泪眼模糊。
这是18岁的陈祥榕生前写下的战斗口号。那时,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
“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陈祥榕坚定地说。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牺牲的战士们当中,最年轻的陈祥榕只有18岁,王焯冉23岁,肖思远24岁,最大的陈红军也不过33岁。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别人的儿子,有的还在等着为人夫、为人父。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等来这简单的幸福,却把自己平凡而短暂的一生献给了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受到烈士事迹感染,广大青年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陈祥榕姐姐陈巧钗投身军营,身着“孔雀蓝”成为文职方阵的一员,续写清澈的爱。肖思远的7名校友入伍其生前部队,与英雄从校友成为战友。
中华大地上,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一次次大考中展现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念和勇气。在疫情防控一线,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在脱贫攻坚战场,黄文秀等优秀青年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社会共进步。
年轻一代必须要有梦、要创新,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
“我们在中国空间站给大家拜年了!”虎年的零点钟声敲响,万家团圆之时,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里,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手持春联和福字,送上了“最高”的新春祝福。
此时,距离神舟十三号顺利升空已100多天。当人们为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和对接欢呼时,因为一句“北京明白”,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载人飞船任务北京总调度、“90后”小伙高健火了。
“北京明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组由组长杨彦波和包括高健在内的九名“90后”组成。当被问到“北京明白到底明白了什么”时,高健说,“北京明白”的职责是确保航天员呼唤祖国时,永远有人回应。
“建成航天强国是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这个梦想要靠有理想、有信念的年轻一代来实现。”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说,他们那一代是解决有无问题,现在年轻人要做到赶超,任务艰巨。“年轻一代必须要有梦、要创新,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
当前,中国航天任务密度高、强度大,一批青年骨干投身航天事业一线,在逐梦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摔打磨砺,成长成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正融入新一代年轻航天人的血脉。
立鸿鹄之志,成栋梁之才。不止航天领域,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中国年轻人,投身党和国家发展的洪流,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他们是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攀登科研高峰。“80后”的付巧妹投身于古人类研究,她的科研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人类学、演化遗传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自然》杂志评价她“确立了中国在古DNA与古人类研究领域强有力的国际地位”。
他们是年轻的行业能手,在不懈奋斗中追求极致卓越。从中考落榜生到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冠军,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教师梁攀的“逆袭”源于热爱与钻研。竞赛资料全是英文,梁攀就在翻译老师的帮助下硬啃“天书”、反复求教;比赛用的电路板密密麻麻地分布着200多个点位,必须用烙铁将每一个点位都焊上锡,他就反复练习,精益求精,将焊接时间从两三个小时压缩到一个小时。
他们是年轻的商界新秀,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同为“80后”,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晋芳自23岁开始创业,带领研发团队屡次攻克显示芯片产业的“卡脖子”难题,用1200余项专利实现显示芯片关键技术的本土化,有力增强了显示芯片国产化能力。
“我们赶上了建功立业的好时代。个人发展梦想与国家民族前途深度融合,这是当代青年莫大的幸福。”张晋芳说。
新一代中国青年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这就是自信
为登顶珠峰的大学生喝彩,为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工匠精神点赞,在联合国总部朗读中国维和女警察的生前日记,让全世界都看到青春中国最美的模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发展事业,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3月,中国又将进入两会时间。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他感叹道:“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有着怎样的面孔?他们的心态、思想有哪些改变?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国门,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就是自信。我们要顺应这种思想的变化,引导社会各界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凝聚起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引起国人共鸣,令人感慨万千。
“年轻的一代,比我们那时候更自信、更洒脱、更渴望表达。”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说,国家的发展让年轻的一代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体验和吸收着不同的文化,年轻的一代更渴望与世界对话、渴望向世界展示自己,而冬奥会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我们的年轻一代已经迅速成长起来,他们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敢作、敢当、敢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认为,今天的年轻人对自己有自信,对中国有信心,而且家国情怀非常强烈。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撰稿人艾克在《中国年轻人正在对西方失去信心》一文中写道,这一代中国青年很可能是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现的第一批比其父母更爱国的年轻人。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爱国、自信、追求进步,对党和国家有着发自心底的认同。“许多受过外国教育的中国年轻人相信,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价值观比西方价值观产生了更好的结果。他们相信,疫情证明了中国模式的优越性。”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1000余名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连续4次齐声呐喊,铿锵有力的青春誓言在天安门广场久久回荡。
“当代青年是中国发展史上一个不寻常的重要代群,与百年前那群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而奔走的‘新青年’相比,既完全不同,也十分相同。”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许素菊说,青年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拥有的条件不同,但责任担当是一脉相承的,承担的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百年前,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人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开启了建党求索之路;今天,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中国青年,将继续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