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前2天,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扶贫题材电影《扶贫主任》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
影片讲述了扶贫主任李福星在接到扶贫任务之后,凭借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团队之力,带动百姓一起发家致富的故事。
“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谈到影片的创作初衷,该片导演、主演郭凯敏感触颇深,“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离不开‘人’,瞩目成绩的背后有贫困群众的埋头苦干,也有一批批扶贫工作者的真抓实干。”
电影《扶贫主任》剧照
8年来,全国累计有300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名基层工作者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本片人物原型,河北省阜城县农业开发扶贫办主任李双星便是其中之一。
“这场战役的意义不言而喻,其间发生的故事都是文艺创作的‘金矿’,这就坚定了我在银幕上展现扶贫工作者精准扶贫、砥砺奋进的闪光事迹,以及贫困群众如何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同行共赢的想法。”通过影片拍摄,郭凯敏对扶贫干部这一群体肃然起敬,“扶贫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都是一些琐碎、细小的事情。但正是这些小事,需要扶贫干部倾注所有精力,也能从中展现其人格魅力。”
电影《扶贫主任》剧照
据郭凯敏回忆,最初挑选故事原型正是受李双星和贫困群众“苦与乐、笑与泪、磨难与执着”的故事感染。“影片取景地正是李双星的第一个扶贫点,群演都是这里的村民。当得知拍摄原型是李双星时,我就知道不用太多的指导,因为大家的表达都是真情实感。”
从2016年《幸福快车》,到《十八洞村》《一个不落》《秀美人生》等,近些年,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故事背景,兼具艺术性和地方特色的国产扶贫题材电影创作呈“井喷”态势。到了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的商业化探索,更丰富了扶贫题材电影表达形态。这些影片中,有的讲述了基层干部在党的号召下全心全意投身扶贫事业,与村民共同发展乡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故事;有的改编自真人真事,展现和颂扬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时代勇气;还有的以大学生村官和返乡青年为主人公,讲述他们与乡村建设共同成长的故事,表现新时代新青年的家国情怀。
文艺作品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决战脱贫攻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一役,展现了中国人积极向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儿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励志品质。”郭凯敏认为,此类影片大多讲述的是脱贫攻坚一线“小人物”故事,刻画的却是人民的力量和浓浓的干群鱼水之情。(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纪委监委 蒋硕婷 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