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国家宣布“与病毒共存” 中国将继续坚持严格疫情防控措施
“零容忍”彰显人民立场制度优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晶 李云舒
黑龙江省黑河市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支援黑河市的生活物资包陆续抵达,并由社区分批分户发放到居民家中,确保居民供给充足。图为11月7日,在黑河市一物资转运区,工作人员将生活物资包装车后发往社区。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随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选择在新冠肺炎疫情前“躺平”,部分外国媒体将目光转向中国:“中国是否考虑放弃新冠病毒‘零容忍’政策?”
1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当前全球疫情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的疫情波折反复、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居高不下,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我们将继续坚持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屏障,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防疫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中国绝不会在短期利益面前选择拿人民的生命安全作赌注。随着各项经济数据的公布,事实也已经证明,科学精准的清零政策不仅成本更低,还能带来助力经济发展的“清零红利”。
采取“零容忍”政策,是以较低的成本换取人民群众健康效益最大化
“我知道中国的‘零容忍’政策有效遏制了疫情传播,但是会对于人员流动造成不便,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经济的发展。在什么样的标准和条件下,中国会考虑放弃或者停止零容忍政策?”
发布会上美媒记者的提问,与一些海外媒体评论员的逻辑相同:“坚持新冠肺炎疫情清零成本太高,严格管控将影响经济发展。”
对于这种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此前已作出回应:“中国采取持续性的零感染、零传播政策,前期看似投入很大,但对比某些国家‘先病后治’政策而言,实则成本更低。”
为什么钟南山院士会这么说?清零和“躺平”哪个更划算?我们需要算一笔账。
先看健康成本。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1月7日6时30分,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44万例,新增死亡病例7000余例;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逾2.5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05万例,死亡率超过2%。
具体到国家,美国是累计确诊和死亡病例、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截至目前累计确诊超过4700万例,死亡超77万例。今年7月,英国不顾全球1400多名专家联署反对,执意取消防疫措施。然而,仅在11月3日,英国就新增超过40000例病例,死亡人数达到217人。有专家估计,英国本次疫情是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最高感染水平。
8月开始,新加坡改变新冠清零策略,宣布将“与新冠共存”。一个月内,新加坡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此前总和,死亡病例暴增数倍。目前,新加坡的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仍然居高不下。
反观坚持严格抗疫的中国,2020年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数字清零。5月22日,中国内地首次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此后,中国曾多次出现零星散发的疫情,但罕有死亡病例。
“这意味着过去18个月,中国的新冠病死率为0.016%,新加坡(0.2%)比这一数据高12倍,澳大利亚比这一数据高62倍。”11月6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称,这样的低死亡率,凸显了中国执行全球最严格防疫政策的好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告诉记者,从具体实践和效果来看,“零容忍”政策使我们用能承受的低成本,换来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新冠肺炎的低死亡率。“这是我们最大的追求,健康就是最大的效益。”
“零容忍”政策大大降低新发疫情处置投入成本,中国安全的清零环境正吸引全球贸易商,享受着巨大的贸易红利
坚持清零防疫政策,是否会如一些外媒所说,阻碍经济发展?
“中国过去为什么一次一次清零?因为中国有条件清零,因为清零有很大的好处,可以获得促使社会安定、工业发展的丰厚红利。”著名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专家曾光教授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现在仍然处于清零红利期。
在一些人看来,疫情零星散发时的工厂停工、全面核酸是一种浪费,因为“花了很多钱,耽误事,最后也没查出几个病例”。曾光指出,账不能只算一方面。他举例,去年武汉近千万人核酸检测,花了约9亿元,相当于是2020年武汉五六个小时的GDP。而这样的“清零”意味着武汉人去外地不用再被隔离,意味着一个城市能真正运转起来,这对于当地乃至于全国经济的促进都是巨大的。
在姜庆五看来,“零容忍”政策有助于控制感染人群数量,使每一次新发疫情的处置投入成本大大降低。例如,一定范围的核酸检测、局部停工停产,这些成本都是可预见可测算的。但是如果放开管控,影响人群和范围无限扩大,不仅对中国,对全球控制疫情都是不负责任的,间接的补救投入成本更是巨大。
“对比一些国家的工厂因疫情造成长时间停工停产,我们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如果类似现象大面积发生,成本将无可计量。所以坚持‘零容忍’政策,把传染源控制住,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也是一个最优方案。”姜庆五告诉记者。
在一些“先病后治”的国家,前期成本确实十分低廉。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疾控中心规定,患者需根据自己的症状自行预约新冠检测,若呈阳性,则需居家自我隔离14天或直至无症状,在隔离期结束5至7天后,再次检测呈阴性后便可继续回到工作岗位。
然而,“自我隔离”增加了家属甚至社区传播的暴露风险,后期成本显著增加。一旦错过了疫情初期的防控,政府将不得不把大量资源投入到治疗患者之中。疫情的大规模暴发,也将导致实体产业长期严重受损。
放任不管的恶果正在显现。近来,美国供应链危机愈演愈烈,货船滞留,集装箱在港口堆积如山,超市货架空空如也……这场供应链危机,与美国毫无好转迹象的疫情不无关系。疫情发生以来,美国政府不考虑严格抗疫,反而使用“印钞”“发现金”等毫无节制的货币财政刺激措施,令本就糟糕的形势雪上加霜。美国官方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升5.4%,汽油价格同比上涨超过42%。
反观中国,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成为唯一一个在2020年报告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中国迅速控制住了国内疫情,不仅推动国内经济相对较快反弹,而且增强了中国的吸引力,外国公司转而向中国投入更多资金,并将中国视为其产品的生产基地和重要增长市场。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18.0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与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进出口增长了38%。
“这与中国坚持严格抗疫带来的清零环境密不可分。因为安全,中国正吸引着全世界的贸易商,享受着巨大的贸易红利。”姜庆五说。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的疫情处置能力得到长足进步,防控方式越来越科学精准,兼顾速度、力度与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中国的防疫处置越来越精准科学,兼顾速度、力度与温度。
最近,上海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小镇因疫情风险应急处置及时有效,受到多方好评。短短数小时,3万余人完成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有评论认为,此次上海迪士尼乐园疫情防控,处置标准化是成功的关键。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们的疫情处置能力得到长足进步。”姜庆五指出,国家卫健委出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等多部文件,并根据新情况多次修订,对疫情防控做出专业而细致的指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就疫情处置,专门明确了传染源控制、流调与溯源、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重点人群核酸检测、转运、隔离管理、社区(村)管控、消毒、心理健康服务、疫情信息发布等十项要求。每一个程序还有一些细化的指南,比如传染源控制这一环节,专门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分别明确了如何处置的规范性要求。”姜庆五介绍,我国有着完善可靠的防疫方案,确保每一起疫情处置都科学规范、稳妥到位。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表示,额济纳旗发生的疫情,扩散外溢风险已经有效管控,疫情防控已经从社区防控阶段进入到攻坚清零阶段。
确诊病例数超百人、滞留游客近万名、医疗资源十分匮乏的额济纳旗,如何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就迅速遏制社区传播?稳住防控大局背后,离不开科学决策、精准施策与果断行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内蒙古工作组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冯子健介绍,流调人员在额济纳旗进行了分层递进的调查工作模式,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密接、次密接和可能暴露的重点人群及场所的全部调查工作。在疫情防控进入社区管控阶段后,也没有“一刀切”地要求居民足不出户,而是在充分评估居民区风险等级的基础上进行精准防控。
额济纳旗转运滞留旅客的工作也进行得有条不紊。为了让滞留的近万名游客平安返程,当地按照旅游专列、散客专列、旅游包车、自驾车游客分类制定方案,精准对接每位游客。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一家接待转运游客的集中医学观察酒店,每间客房里都提前准备好了防护口罩、免洗洗手液和新鲜果蔬,并为60岁以上老人配备轮椅、常用药、急救药,还设有心理咨询热线。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科学判断,精准精细防控处置。”姜庆五建议,各地政府部门部署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时,要充分听取公共卫生专家等相关专业人员意见,对重点场所、环节、人员等加大投入,既兼顾面又关照点,既有效管控疫情风险又腾出手来抓经济发展保障民生,“这也考校着各地的治理水平和能力”。
党和国家把人民生命健康摆在第一位,中国制度优势确保新冠清零政策能够落地生效
选择消极抗疫的国家,是真的不想清零吗?在曾光看来,“他们现在是没有能力清零”。
与中国的坚定不移严格防疫不同,一些国家的防疫政策时紧时松,疫情严重就加码,还没清零又想放松。然而,在这个摇摆不定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更为严重的二次、三次暴发,造成更多人患病甚至死亡。
严格防疫这本账,其实没有多难算。但一些西方国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如此坚决?
“现在看起来,尽管有疫苗,全世界的病死率仍有2%左右。”近日,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能够容忍这么高的病死率,所以采用零传播的政策。”
一句话,道出了中国如此坚决的原因——中国不能容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因为人民至上,因为生命至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不是遮住眼睛,自我催眠“死亡率不高,和流感差不多”;不是放弃抵抗,在“群体免疫”中“躺平”,而是选择了清零的艰难道路。姜庆五认为,清零政策不管从现实效果还是社会效果来看,都是最正确的决策,也充分体现出我国制度的优越性。
“我们的制度优势确保清零政策能够落地并发挥效果。党中央把人民生命健康摆在第一位,这是实行清零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姜庆五告诉记者,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抗疫精神集中概括了我们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态度和决心。中国制度的强大动员和组织能力,党中央坚强领导,各级各负其责,各行各业齐心协力,群防群控共战疫情,这是很多国家难以实现和模仿的。
对人民生命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到底是不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党和国家非常明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疫情期间可以按下经济暂停键。
“我们目前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和研究在不断加深,通过接种疫苗和采取公共卫生措施,在控制疫情传播和降低病死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有效进展。随着公共措施日益完善和疫苗有效性不断提高,新冠肺炎将来也许就能成为一个类似流感的疾病。”姜庆五说。
在许多专家看来,到那时,中国的防疫政策也会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不过在人类找到克敌之道前,中国绝不会拿人民的生命安全作赌注。一些国家消极放任数十万人死亡的做法,中国绝不接受。
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能够做到不惜代价,因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