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 塞罕坝精神:奋斗创造“美丽的高岭”

发布时间:2021-08-29 07:35:02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赵震  见习记者  张培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八月的塞罕坝,林海苍翠连绵。近60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与毅力,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创造成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牢记使命,扎根塞罕坝

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水土流失严重,沙漠逼近北京,形势严峻。1962年2月,原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立机械林场。

“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刚刚40岁的王尚海扛起“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接受组织安排,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从此,王尚海带领着369人的队伍建设塞罕坝,一驻扎就是13年。

塞罕坝造林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屡受挫折。第一年造林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造林成活率不足8%,满地未成活的树苗严重挫伤队伍士气。

“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我就不信机械造林不活!”为了不辱使命,王尚海下了狠心,选定离总场只有5公里的马蹄坑进行“大会战”。王尚海带头,会战期间谁都不回场部,在翘尾巴河北岸拉起帐篷共同吃住。1964年10月初,马蹄坑“大会战”所植落叶松成活率达到99%以上,这是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获得成功,王尚海跪在山坡上号啕大哭。此后,造林工作开始步入快车道。

忠于使命的精神贯穿王尚海一生。1989年底,在病重弥留之际,他艰难地抬起手指向北方,“塞……罕……坝……”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遵从遗愿,王尚海的骨灰被撒在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如今被叫做“尚海纪念林”,树木茁壮成长,继续挡风护沙。

2008年,刘军、王娟夫妇来到塞罕坝,担当月亮山“望海楼”的护林防火瞭望员,在林场深处瞭望火情,守护森林的安全防线。

林场瞭望员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坚守。白天每隔15分钟要用望远镜瞭望辖区林海,记录天气和风力,观测是否有火情,并及时报告给值班室,夜里每隔1小时需要报告一次。13年来,在望海楼上,刘军、王娟夫妇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一个个“正常”的记录里,是新一代塞罕坝人肩负的使命责任。

塞罕坝有9座“望海楼”,建林场近60年来,有超过20对夫妻值守“望海楼”,至今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咱们就扎根在这儿吧,守好这片林子!”刘军、王娟夫妇每天注视着“尚海纪念林”和后人植下的新绿。

艰苦创业,一茬接着一茬干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是塞罕坝建场初期的真实写照,当地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超过半年。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1964年,在承德上中学的陈彦娴与其他5个姐妹一起,放弃参加高考的机会,成为塞罕坝第一代女职工,拉开了“六女上坝”艰苦创业的序幕。陈彦娴回忆,到坝上的第一餐吃的是莜面饼,又黑又黏,难以下咽,但这已经是当时林场最好的饭菜了。平时吃的则是黑莜面,喝的是雪水。

虽然是女同志,但她们与男人一样参与上山伐树工作。大雪没过膝盖,六个姑娘在凛冽寒风中伐树,再拿绳子捆好,用肩膀拉着从山上向下滑。她们不顾寒冷,比赛谁干得好、干得多,脸、耳朵都冻得起了疮。

外地苗木在这里“水土不服”,必须自己育苗,但是在塞罕坝育苗并非易事。整地、做床、催芽、播种,每项工作程序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为了掌握好播种时盖土的压实度,陈彦娴与同事们用滚桶进行练习,手磨出了血泡,胳膊肿得抬不起来,可她们仍不停歇,直到掌握技术要领。

塞罕坝的早晨温度极低。给树种催芽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塞罕坝人为树苗垒起了“火炕”,必须及时增减柴木。“浓烟总呛得流泪,人一到室外,泪水就会结成冰粒挂在脸上,难受得很。”但即使如此,每天在苗圃工作十多个小时,陈彦娴也习以为常。

创业路上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建设初期的创业者像陈彦娴她们一样,靠着一股拼劲,甘于奉献,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1977年“雨凇”灾害致20万亩林木受损、1980年百年难遇的大旱致12万多亩林木被旱死……灾害虽然压弯了枝干,枯死了树干,但是塞罕坝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不减。一茬接着一茬干,塞罕坝人把林地面积从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

2017年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21年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塞罕坝的故事还在继续。“90后”的塞罕坝“林三代”刘鑫洋说,“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艰苦创业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我要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造福家乡、回馈林场!”

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树,是塞罕坝最常见的东西,也是塞罕坝人最珍贵的东西。林场工人这样形容,如果把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

塞罕坝曾经面临解决贫困与环境保护的选择难题。木材销售是此前林场的主要经济来源,占到林场全部收入的九成以上。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才是本事。”从2012年开始,塞罕坝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将每年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为减少对木材的依赖,塞罕坝人按照“利用森林而不破坏森林”的理念,向着苗木、旅游等方向进行产业转型,大力建设云杉、樟子松、白桦等绿化苗木基地,适度对旅游景点进行提档升级,提升景区品位,树立良好的塞罕坝旅游品牌。

塞罕坝人将林木变为“绿色提款机”,不断实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超过了200亿元。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发展生态苗木基地1000余家4400多亩,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通过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生态旅游,也带动周边百姓发展农家游、手工艺品、采摘、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1200余户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由此脱贫致富。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表示,“我们要加强谋划,持续开展科学绿化,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增强碳汇能力,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程建设,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金山银山’建得更大。”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新塞罕坝。保护河西走廊生态屏障祁连山、治理毛乌素沙漠、守护洞庭湖上好风光……科学定位,自然生态系统就可以得到修复重建,让沙地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坚持绿色发展,就可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