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两旁都种满了花椒、猕猴桃,沟里的水变得更清澈了,群众的钱包更鼓了……”近日,在大关县的一个小村庄,总能听见村民谈论村里的变化,大家都将功劳归于勤勉敬业的村支书老张。
取得这样的成绩,对老张来说实属不易。去年,他曾因疫情防控工作履职不力受到处分,之后的一段时间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工作干劲也大打折扣。
得知情况后,大关县纪委监委的干部多次与其面谈交心,通过多番回访疏导,老张逐渐放下了思想包袱,重拾干事创业信心,重燃工作激情。今年上半年,老张带领村民以种植花椒、猕猴桃并将其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突破点,带动周边农户20多人就业。
“组织没有因我受过处分而对我‘另眼相看’,这次与县纪委监委的同志交流谈心,让我感到很温暖,今后我一定加倍努力,把村上的各项工作做好。”老张在接受回访时说道。
老张的“再次出发”是该县纪委监委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工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加强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去年以来,大关县纪委监委组织案件审理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对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党员干部开展了“全覆盖”回访教育。在持续加大监督执纪力度的同时,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回访教育始终,加大对受处分人员跟踪回访教育工作,帮助“跌倒”的干部重新站起来,推动“有错”变成“有为”。
为避免千人一面、一访了之,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因人施策,针对不同回访对象的性格特点、违纪事实、现实表现等情况,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针对性回访,提高回访教育工作实效。
在回访教育过程中,该县纪委监委采用“三步”回访法。在回访前,回访组提前做好“功课”,摸清违纪人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回访对象“量身定制”回访方案;在回访中,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受处分人员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学习教育管理等情况,让受处分人员放下思想包袱,重拾信心;回访后,客观填写回访登记表,进行持续跟踪。
“问责是手段、挽救是目的,要让‘有错干部’变为‘有为干部’,就要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努力把回访教育做到对方心坎里,让他们卸下包袱、重拾信心、轻装上阵。”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深化回访教育工作,促使“掉队”党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达到“回访一人、教育一群、影响一片”的良好效果。(吕昭黎 || 责任编辑 国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