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蜀云崇文兴学

发布时间:2021-12-23 08:05:5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春秋时期有一位叫柳下惠的名士,因“坐怀不乱”而为后人称道,孟子尊称他为“和圣”。和圣墓在今山东省新泰市天宝镇南。墓侧还竖立着一座《泰安县知县毛老父台德政碑》,碑文褒扬了一位叫毛澂的官员,他在清末三次出任泰安知县,重修和圣墓、保护泰山文物、整理泰山文献、振兴泰山文教,造福桑梓,为百姓喜爱。

毛澂(1843年-1906年),字蜀云,他并不是山东本地人,而是四川仁寿人,分别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二十六年(1900年)、二十八年(1902年)出任泰安知县。在毛澂整修泰山胜迹的诸多举措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重修柳下惠墓。

柳下惠墓曾备受人们重视,秦国伐齐国时,途经柳下惠墓,秦国军队下令:“有去柳下惠墓地采樵者,死无赦。”但是到毛澂任职泰安知县时,柳下惠墓已濒临荒废,徂徕山水“直浸墓址”,墓于“夏秋宛在水中”;柴汶河“旧堤残缺,水漫溢……直冲墓下”。眼前的一切,令毛澂痛心不已,毅然以修复这一古迹为己任。他全面勘察墓址,多方筹集资金,设计好了施工蓝图。然而就在这时,毛澂接到调令,只好匆匆离泰赴任,重修之举遂中途搁置。

光绪二十八年,毛澂回到泰安任职,重修之举终于得以实现。毛澂重修和圣墓之举是有其深意的。《论语》曾记载柳下惠在鲁国担任典狱官,其间三次遭罢免,有人问他:“您何不离开鲁国去其他地方做官?”柳下惠说:“我以正直作为居官之道,去哪里做官不会得罪别人,不会因此被罢免呢?如果不遵循正道去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呢?”柳下惠虽直道三黜,却不肯背离祖国,这无疑使身处家国衰微之世的毛澂深有感触,修复和圣墓,除了诚心祭奠之意外,更是以和圣高风来激励世人,爱国图存。为纪念毛澂修复和圣墓的义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泰安民众在和圣墓旁为其立了一块德政碑。

巍巍泰山,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众多文物古迹,令毛澂无比倾慕,对于泰山的历史文物,他十分注意保护。泰山脚下的岱庙碑碣林立,其中最珍贵、最有价值的,自然是秦代的李斯碑,它有“千古一篆”的美誉。

光绪十九年(1893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一盗贼潜入岱庙环咏亭将刻石偷走。为挽救这一价值连城的文物,时任知县毛澂立即下令全城戒严,封锁出路,“大索十日,石不得出境”,窃贼无奈,只好弃石而遁。刻石最终在北关的石桥底下被找到,仍置于岱庙原处,令人严加看护。今天我们能见到这块碑,正是得益于毛澂当年的努力。

毛澂对文化教育非常重视,注重提高泰安民众的素质。他认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光绪末年,清廷下诏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毛澂应时而动,在泰安发起创办新式学堂:在泰山西麓宋代天书观旧址创办了高等学堂,随后在泰山上书院旧址设立了师范学堂,用来培训师资力量;在城关开办半日学堂,用来教育贫民子弟;在城内将军庙创设阅报所,扩大民众的见识。

他时常到学堂督促教学,有时还登上讲坛讲课,勉励学子认真学习,将来成长为学识广博兼备多种才能的人,这些举措让当时的泰安士子开阔了眼界。在毛澂的倡导下,泰安全境共“立小学凡一百八十有五”,一时间,泰安“彬彬乎学风之盛,甲齐鲁矣”。后来泰安举人葛延瑛作《禀请祀毛县尊于高等小学校稿》,称誉毛澂“隆千秋之俎豆,公道在人”。(侯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