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纵213厘米,横119厘米,为清乾隆年间苏州艺人绣制,是世上仅存的一件,其上有乾隆皇帝御制诗一首。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所以适宜制作各类书画作品。从传世的实物来看,早在中国汉魏时期就有缂丝工艺,到开放包容的唐代,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当时制作的大多为丝带等实用物品。到北宋晚期,由于受宫廷院画的影响,缂丝从实用装饰品嬗变为艺术品的制作,用缂丝刺绣成的山水、花鸟、人物等艺术品已达到很高水平。当时河北定州成为缂丝艺术品制作基地,以宣和年间制作的最为精良,负有盛名。宋徽宗赵佶曾将自己的画作《碧桃蝶雀图》让民间艺人用缂丝做成刺绣艺术品,他在上题诗曰:“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诗中说“刻丝难”,确实如此。缂丝作品是集体创作而成,一件作品需要几个月乃至一年以上的时间,可见其难度。缂丝画立体感很强,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其艺术价值甚至要超越名家书画。随着宋朝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南移,制作基地也由北方的定州向南方的苏州、松江一带发展,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之称。明朝成化年之后,江南文人画深入人心,缂丝艺人将沈周、唐寅、文徵明等人的画稿制成缂丝艺术品而闻名大江南北。此后,缂丝业为皇室所独有,成了皇权的象征,龙袍衮服、宫中的日用品、官员的官补,无不是缂丝中的上品佳作。特别是采用缂、绘相结合,创作出别具一格、精巧工细的艺术作品,更为珍贵,当时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曹雪芹早年在江宁织造府生活过,对缂丝技艺不陌生,他在《红楼梦》中曾几次提到,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写到贾宝玉最为宠爱的丫鬟袭人要回老家看望母亲,王熙凤为了贾府的面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与了袭人”。第七十一回里王熙凤向贾母报告外人送的围屏:“……内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是头等的。”贾母安排凤姐将这两样宝物搁着,留她送人。可见此物的金贵。
在清代宫廷内,每到新年前后悬挂消寒图,消寒迎春成为一种习俗。《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为乾隆时期创作的精品,图中运用了平戗、勾边线、搭梭等缂丝技法和戗针、钉线、施针、斜缠针、打籽针、擞和针等刺绣针法,将宋代的《九阳消寒图》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彰显了名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图上的天空为宝蓝色,漂浮着片片五彩祥云,山坡溪流,苍松翠柏,梅花盛开,鸟笼、茶花、青竹、灵芝、山石点缀其间,三名男童放牧九只山羊。“九”为中国最大数,取其吉祥之意,羊与“阳”谐音,有阳光普照之意,九只山羊寓意“九阳消寒”。“三”在古代表示多数,男子属阳,有“三阳开泰”之意。整体构图饱满繁复,配色精妙雅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洋溢着喜庆和谐,突出了九阳消寒、春回启泰的主题。此作品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完成,呈贡皇宫。乾隆皇帝观赏后,大加赞赏,题御制诗一首:“九羊意寄九阳乎,因有消寒数九图。子半回春心可见,男三开泰义犹符。宋时创作真称巧,苏匠仿为了弗殊。漫说今人不如古,以云返朴欲惭吾。”这首诗开宗明义,说明了“九阳消寒”的喻意,接着称赞了宋人的“九阳消寒图”的巧妙和苏州工匠们巧夺天工的缂丝仿画技术,感叹当今艺人的智慧。
晚清和近代,战乱频仍,缂丝工艺几近灭绝。新中国成立后,缂丝技术枯木逢春,得以恢复和发展。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缂丝得到保护和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南通、苏州、杭州等地出现很多缂丝工厂和作坊,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出口创汇产品。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涌现出一批缂丝工艺传承人,他们继承传统工艺,勇于开拓创新,推出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为古老的缂丝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不断发扬光大。(郑学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