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主编《抗战》三日刊

发布时间:2021-08-27 10:30: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著名新闻工作者、报刊评论家邹韬奋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民主政治的实现和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创办了11种进步刊物。

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在民众抗日热潮的推动下,张治中等率驻军奋起反击,拉开了淞沪抗战序幕。“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为适应形势需要,邹韬奋迅速着手创办了一份新的时事政论期刊,经过短短5天的紧张筹备,8月19日,由邹韬奋主编且是主要撰稿人之一的《抗战》三日刊在上海宣告创刊。邹韬奋在创刊词上宣布:“在这民族抗战的紧急时期,本刊的任务,在一方面是要对直接间接和抗战有关的国内和国际的形势,作有系统的分析和报道,显现其重要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又一方面,是要反映大众在抗战期间的迫切需求,并贡献我们观察讨论所得的结果,以供国人的参考。”

《抗战》三日刊为16开本,第一期两大张8页,此后每期三大张12页,每逢三、六、九日出版。刊名印在封面上方正中,手写体“抗战”两个大字庄严而富有战斗气息。刊头左边为本刊要目,简洁明了。右边为刊物编辑人、发行等信息。第二期增加通信地址“上海邮政信箱抗战三日刊社第1508号”,在第六期增加发行所在地址“上海城内肇嘉路抗战三日刊社第75号”。该刊对于国内外的重大现实问题,每期都配以评论,进行深刻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抗战》三日刊开辟的栏目有战局分析、专论时评、各方通讯、战时常识、杂感随笔、诗歌语录、地图漫画等。如第五期《抗战》三日刊上,一版首刊金仲华撰写的关于抗战最新形势的《战局一览》,随后是邹韬奋亲撰的《汉奸问题》等两篇时评,并刊有潘汉年写的文章《政治动员的基础》,以及樊放的战地通讯《前方的后方》。编者将内容的可读性、版面的易读性、插图的可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版式紧凑、顺序严谨、栏目相对稳定、插图与文字版面协调,都为当时期刊所少见。

在邹韬奋的精心编辑下,《抗战》三日刊很快就获得全国民众的青睐,从国内各阶级到海外华侨,不论前方后方,都拥有大量忠实的读者。尤其是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更是把《抗战》当做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称赞其为“良师益友”。

《抗战》三日刊为此专门设有“读者信箱”专栏,随时和全国各地的读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邹韬奋还号召读者共同办报,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为《抗战》三日刊撰写通讯和各种性质的文稿。《抗战》三日刊的内容主要以时政、述评、战地通讯为主,具有时事性强和刊期短的小报特点,它的创办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影响力最大的救亡刊物之一。该刊除邹韬奋外,主要撰稿人还有金仲华、胡愈之、郭沫若、张仲实、柳湜、钱俊瑞、艾思奇、杜重远等。

1937年9月9日,当《抗战》三日刊发行到第七期时,在上海租界当局的压力下被迫改名为《抵抗》,仍为三日刊(同为16开本),但由于办报同仁的齐心协力和刊物出版宗旨,运往外地发行的刊物仍用原名。

《抗战》三日刊刊载了多篇宣传全面抗战,积极动员广大民众投入救亡运动的文章。如潘汉年的《全民抗战中政治动员的基础》《群众动员的基本问题》、王任叔的《军政与民众》、李公朴的《全国动员告国人书》等。这些文章都指出:要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抗战是不行的,必须广泛地动员军民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才能弥补中国军事等方面的不足,才能击破日本侵略军“速战速决”的战争迷梦。《抗战》三日刊还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刊载过《朱德等就职抗战通电——坚决抗战众志成城》《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宣言》,并从59期至71期连续刊载战地记者舒湮撰写的《边区实录》,从政治、文化、教育、经济等13个方面,对陕甘宁边区作了报道,赞扬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策和政绩。

1937年11月9日出版第25期后,因上海沦陷,邹韬奋、金仲华等人绕道香港、桂林、衡阳、长沙赴武汉,12月23日在武汉出版第30期,并恢复原名《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7日,《抗战》三日刊出至第86期后与创刊于1937年12月11日,当时出至第2卷第5期的《全民周刊》(柳湜主编)合并办刊,改刊名为《全民抗战》三日刊。出版序号从头另起。由邹韬奋、沈钧儒等主编出版。

《抗战》三日刊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创办的大批抗日救亡刊物中的佼佼者,它以宣传抗日救亡为核心,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引领无数爱国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阎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