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仿吾五次校译《共产党宣言》

发布时间:2021-06-23 09:36: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成仿吾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和教育工作,曾在中共中央党校、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担任领导,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29年到1976年,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他先后五次校译《共产党宣言》,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与《共产党宣言》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9年,应蔡和森之邀,首译《共产党宣言》。成仿吾13岁就到日本留学,主修兵科,立志科学救国。他和郭沫若、郁达夫等有志青年一起成立了“创造社”,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希望以此唤醒民众,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后来他又到黄埔军校任教官,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他于1928年8月离开上海途经日本到达莫斯科,然后奔赴法国,在巴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手主编中共旅欧支部机关刊物《赤光》。1929年初,成仿吾移居德国柏林,继续主编《赤光》,同时跟随德国共产党政治理论家海尔曼·冬克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除此之外,他还自修俄语,奋力学习法语,很快就掌握了日、德、英、法、俄五种语言。

就在这时,成仿吾收到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蔡和森从莫斯科寄过来的一封信,希望他利用身居欧洲的便利条件,将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由莫斯科外文出版社出版。蔡和森在信中特别指出,恩格斯曾强调各国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最好是将德文版直接翻译成本国语言,不要通过其他文本转译,否则差异太大。

成仿吾接信之后,立即采用当时最流行的德文版本,参考英文、法文译本,开始了紧张的翻译工作。前后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直到1929年夏,才最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首译任务。为了慎重起见,成仿吾委托一个德国共产党员将《共产党宣言》中文译稿带往莫斯科外文出版社,交给蔡和森。但是,因为蔡和森已经调回国内任广东省委书记,而且不久以后就牺牲了,所以,这份宝贵的中文译稿也就不知所踪了。

1938年,受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再译《共产党宣言》。成仿吾第二次翻译《共产党宣言》是1938年在延安,他与徐冰合作完成了翻译任务,史称“成徐译本”。当时,中共中央宣传部得到了一本德文版《共产党宣言》,请时任陕北公学校长的成仿吾和《解放日报》的编辑徐冰翻译。

两人接到任务后,当即商议决定,把整本书分成两部分,由成仿吾译前半部,徐冰译后半部,利用业余时间译出,译完后由成仿吾总揽统稿。同年8月,该译本首次在延安刚成立的解放社作为“马恩丛书”第4种出版;9月,又在武汉和上海由党领导的中国出版社、新中国出版社、新文化书店等出版。

该译本收录了《共产党宣言》正文和三篇德文版序言,是中国首次出版的根据德文原文译出的版本。与其他译本相比,特点明显、意义重大:首先,该译本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翻译的,得到了党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其次,该译本由德文直接译出,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内涵;其三,该译本第一次在书前刊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标准像,这对人们直观地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有重要意义;其四,该译本除了竖排版外,还有横排版,开始向现代书籍形式过渡;其五,当时正处在国共合作时期,使得该译本得以公开印刷发行,质量较高,不仅在各抗日根据地广为传播,在国统区也传播很广,甚至还流行到敌占区。可以说,在抗战期间,该译本的《共产党宣言》是党员干部的必读书籍,也是陕北公学马列课程的必备教材,对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5年,延安“七大”期间,三译《共产党宣言》。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成仿吾从晋察冀边区阜平县回延安参加“七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开始第三次校译《共产党宣言》,对此前出版的1938年版的《共产党宣言》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一有时间,他就手不释卷,仔细琢磨,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最终完成了全书的校译工作。后来,他把书稿交给了解放社,准备出版发行。但成仿吾第三次校译的《共产党宣言》书稿,在延安遭受轰炸和随后转移撤离的过程中,不知是遗失还是被毁,又一次下落不明、无影无踪。

1952年,为了纪念马克思诞辰135周年,四译《共产党宣言》。新中国成立初期,成仿吾参与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办工作,出任副校长。1952年,基于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出版105周年、马克思诞辰135周年,成仿吾决定第四次校译《共产党宣言》。他挤出时间,不辞辛劳,再一次对延安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进行全面系统地校译,力求更加准确完整地反映原著的内容和观点。不久,成仿吾就离开中国人民大学,调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所以,四译文稿后来作为《共产党宣言》出版105周年和马克思诞辰135周年的纪念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少量印行,供校内使用。

这次校译是成仿吾一人独自完成的,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般人可能很难体会。他在重校后记中说:译文本是很难令人满意的,好在《共产党宣言》是宜于细嚼的珍品,对那些细心研究或反复钻研的同志们,相信还是会有帮助的。

1975年,遵照毛泽东同志批示,五译《共产党宣言》。成仿吾第五次校译《共产党宣言》是在1975年。1974年7月,他写信给毛泽东同志,谈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翻译问题,指出各种译本中错误很多,希望能够重新校译原著。毛泽东同志接到来信,当即就批示:“调成仿吾来京,在中央党校或社会科学院安排一个位置,配几个助手,让他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校工作”。12月,中共中央党校任命成仿吾为顾问,抽调王亚文、李逵六、马其静、郑伊倩等同志协助他工作,成立成仿吾校译小组,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翻译和校订工作。

1975年初,在成仿吾的带领下,校译小组着手翻译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就是《共产党宣言》。为了准确、生动、通俗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成仿吾从北京图书馆找到了1848年《共产党宣言》初次出版时的德文原版,然后把它与1883年、1890年等当时通行的几个德文版本对照,结果发现有48处不同。经过逐条逐句地研究讨论,前后历经三次重大修改,最终形成初稿。初稿出来后,成仿吾马上送给胡乔木、范若愚、张仲实等同志,请他们批评指正。另外,还邀请了在京的26个有关单位的同志一起座谈,并到工厂、公社和部队中去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在吸纳各方有益建议的基础上,又对译文进行了多次修订。1976年,新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中共中央党校印出试用,同时呈报给中央政治局。1978年,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至此,成仿吾已经是五次校译《共产党宣言》。最后一版,是他在阅读和借鉴了德、俄、英、法、日等多种文字版本的精华之后而形成的。所以,就对《共产党宣言》这个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理解之透彻、翻译之准确而言,恐怕很少有人能达到他的高度了。(李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