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随手翻出书架上《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慢慢品读起来。阳光透过窗户,静静地照在书本红色的封面上。
记忆被带到那个有雨的下午,一个山村小学里,一群不知世事的小孩在跟老师读着《杨家岭的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毛主席走出窑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毛主席一手扶着水桶,一手拿着瓢。瓢里的水缓缓地流到小苗上……远处,八路军战士也在忙着挑水浇苗。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我至今无法描述,那个下午,读到这篇文章时的我,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只是觉得读着很好听,杨家岭的早晨很美,毛爷爷很可亲。晚上回家,又拿出书本给爸妈读了一遍。
那天晚上,爸爸给我讲了毛泽东、周恩来,给我讲了延安、井冈山,给我讲了红色政权。当我问爸爸什么是红色政权时,记得他费了很大的力气解释,可我还是不清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时的我,明白了这个红色政权让中国的老百姓翻身做了主人。
所有美好的东西,再幼小的心灵,都会不自觉地喜欢。很久以后,30来岁的我,对那段文字仍记忆犹新。我知道,除了美好,那更是一种力量。
随着年岁的增长,听了很多红色故事、看了很多红色书籍和电视剧,我对红色政权的理解超过了爸爸。
如今,很多个午后或黄昏,一个人静心地读《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厚重,再一次领悟到了红色政权的内涵和实质。书本用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讲述党史,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道理,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13个“谜底”,全景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历史轨迹,准确解读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书中序言里有这样的提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一个政党成立近100年、执政超过60年,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书中用严密的逻辑、生动的故事和大量的事实对提问做了回答。同时,也让我联想到发生在我身边的共产党人的小故事,它们很普通、很平凡,但对我的成长却是弥足珍贵的。
鲁史镇宝华村是我们单位的一个挂钩村。第一次去宝华村,到村里时,已近黄昏。还没下车,就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味,走到厨房一看,驻村的李大姐正在做饭。支书说:“自从李大姐到村里后,村委会更像一个家了,院内院外干干净净,每天有香喷喷的饭菜吃。更重要的是,村里的产业发展得很快,村民跟村委会更亲了。”
支书在说的时候,像个家长,在拉家常中表扬了家里的某个辛勤劳作者。
吃过晚饭,在村里的党员电教室,召开了一场关于如何让村民过得更好的座谈会。我的笔记本上,记下了一段段这样的文字:“支持村里的5万元的佛手柑苗款已到账,现佛手柑长势很好;进村入户硬板路的水泥正在与有关部门协调中;帮助解决村小学学生高低床紧缺的困难;结合村里的产业发展现状,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
记得那个座谈会开了两个多小时,整个会议没有一句客话、套话,全是关于怎样切实解决问题的讨论。
会议结束,已快十一点。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村委会的楼顶,或远或近从村里人家透出的光一点一点向我聚拢,润泽了我的双眼。
我相信有一天,来时弯弯绕绕的乡镇公路,会变成高速公路;若隐若现的民居,会变得更整洁、更漂亮;路边一片片的佛手柑,也会茁壮成长,挂满金黄色的果实……
很庆幸,人生路上,能遇到这样的感动;也很庆幸,自己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更庆幸,自己生长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在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史艳菊 || 责任编辑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