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地方热衷于“信息调研”,动不动就要求基层报送各式各样的调研信息。党委一套、政府一套、委办局也有一套,不仅规定报送时限,还动辄要求字数不少于三五千字。如果报送不及时、质量不达标,还会被点名通报。
“信息调研”多,虚功自然多。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挖空心思遣词造句、堆砌文字……如此形成的调研信息,看似文字鲜活了,实则没有多少“干货”,压根儿经不起推敲,还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调查研究的补充,“信息调研”是搞论证、做决策、体民情、察民意的有力手段。但在“唯材料”思维的异化下,不考虑基层实际,随意摊派调研任务,简单发通知“甩锅”,机械地当材料收集“搬运工”,这既背离了“信息调研”的初衷和本意,又加重了基层负担。
滥用“信息调研”,此风不可长。要厘清责任边界,杜绝层层“甩锅”、文来文往,将困在“信息调研”里的基层干部解放出来,让他们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要矫正异化了的“唯材料”思维,提升信息考核的科学性,不能把“调研不够、信息来凑”奉为圭臬,要坚决铲除“信息出政绩”的土壤,让“信息调研”回归初衷和本意。(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