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在省纪委常委会的领导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形成了一批特色亮点工作。“清风云南”从1月20日起陆续推出我省各州市特色亮点工作,切实做到“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推动云南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案促改 做实“惩腐打伞”警示教育“后半篇文章”
大理州做实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案件“后半篇文章”,注重思想教育为先,用好用活案件成果,在精准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强化以案促改、推进标本兼治,努力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效果。
注重个案剖析,实现“窥一斑而知全豹”。将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作为全州反腐败斗争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集中力量查办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案件397 起,严肃查处了一批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腐败分子。对查办案件实行“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总结”,系统总结某一类型、某一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研究案发规律,深挖发生案件背后的深层次、普遍性问题,对案发单位其他违纪违法案件一并分析、思考和研判,通过全面体检、综合会诊,解析其中的机理病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查办一起案件,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精选近两年来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的违纪违法犯罪典型案例,编入《大理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并向全州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发放,每类问题后均附有分析点评,条目清晰,让各级查办涉黑涉恶案件有例可循。如祥云县精选了9个典型案例编写《祥云县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破网打伞”篇》,通过案例剖析,为党员干部架起了“信号灯”,划出了“警戒线”。
用活教育资源,实现“警一例而知自省”。以2019年大理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改版为契机,将近年来州内查处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典型案例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警示“教科书”。基地改版完成以来,先后有3.5万余人到此接受了警示教育。会同云南广播电视台拍摄《惩腐打伞大理行动》专题片,讲述大理“惩腐打伞”故事,深刻剖析徐会良、施耀东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根源,展示违纪违法当事人的深刻反省和忏悔,教育引导全州各级广大党员干部清廉自守、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分批组织126名党员干部旁听干部涉嫌充当“保护伞”案件庭审,将庭审现场变“警示课堂”,陈述忏悔变“现身说法”。同时,充分用好用活“一网一微一刊”,利用大理州纪检监察网、“大理清风”微信公众号、《大理清风》杂志以及12县市纪检监察网站刊登各地“惩腐打伞”工作动态,及时公开发布审查调查信息,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同时,构建与《云南日报》《云南法制报》《大理日报》等省内各类主流媒体的“大宣传”格局,优选系列典型案例和做法在各类媒体刊载,营造全社会参与“惩腐打伞”的良好氛围。
健全工作机制,实现“查一案而堵源流”。坚持“改”“堵”融合,一体贯通抓实问题整改。积极探索审查调查部门与监督检查部门、案发地区和单位一体建立推进“三不”衔接机制,在强化总结案件查办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相关地区、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2018年以来共下发监察建议书30份、纪律检查建议书34份,督促案发单位进一步强化“两个责任”,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织密制度、强化监管、扎紧篱笆。深刻汲取违纪违法问题教训,结合案件暴露的政治生态弊病,督促案发单位党组织结合案件剖析报告、忏悔录等材料开展教育活动,督促职能部门开展清理整治,认真查摆存在问题和监管薄弱环节。采取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治长效”的工作目标。同时,建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和协调会议制度、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讲廉政党课制度、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制度、网络舆情收集处置制度等一系列工作运行制度,完善年度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剖析通报和专题警示教育常态化机制,通过每年撰写一套案件剖析材料、公布一批违纪违法人员忏悔录等,推动以案促改取得实效,努力营造大理政治生态新气象。
整合资源 打造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廉政文化
永平县纪委监委深入到水泄乡世兴村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宣传教育活动,将廉政教育、政策宣传延伸到基层一线、渗透到千家万户。图为纪检监察干部在向少数民族群众普及廉政文化知识。(永平县纪委监委 杨红艳/摄)
大理州不断拓展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整合廉政文化的社会资源,打造出一批具有大理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廉政文化精品,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和社区,让大理州廉政文化“名片”更加亮丽夺目。
让历史文化发挥作用。把挖掘、学习、研究和总结大理历代廉政文化,考察历史上反腐倡廉成败得失,重新发掘其生命力和当代价值,推动解决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现实问题作为全州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从现实出发,走进历史的纵深,从大理各时期廉政制度演变、大理清廉榜样、大理反腐案件拾零、大理廉政格言警句、大理廉政文化精品、大理民居照壁上的家训家风、大理廉政史的经验启示7个门类对大理历史廉政文化进行挖掘研究。经过系统地对大理历史廉政文化遗存进行整理,客观分析特点、理性看待历史,出版发行了《大理廉政镜鉴》等书籍,切实把大理州廉政历史文化的“源头活水”转化为激励党员干部廉洁勤政的教育资源,彰显历史文化的魅力和时代价值。
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通过红色花灯舞台剧、书籍、连环画、编制剧本等宣传形式,对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廉洁爱民、克己奉公、勤俭节约等精神进行再总结再提炼,突出廉政教育主题,并打通“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宣传渠道,打造了一批红色廉政文化新阵地。通过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再走一次革命道路,缅怀一次革命先烈、追忆一次红色历史,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看红色影视、读红色经典、留红色记忆等方式,巧妙地让红色文化与廉政文化“联姻”,将长征精神与时代精神深度融合,以“红”示廉、以“红”传廉、以“红”育廉。通过现场体验式、故事分享式、互动交流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沉浸式教育,净化全州党员干部的心灵,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忠诚干净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让廉政文化“有滋有味”。始终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立体式打造丰富的廉政文化精品,通过廉政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中,把文化场所作为传播廉政文化的重要阵地,提高开放度和参与度。在全州范围内鼓励社会各界和各艺术门类的文艺工作者创作诗歌、小说、戏剧、大本曲、歌曲、书法、美术、动漫等廉政文化作品。充分利用文化设施,以巡回演出、讲座、征文、展览、文艺表演、公益广告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廉政理念深入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并以“百姓视角”将廉政文化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中,扩大覆盖面、增强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同时,按照“有活动、有作用、有警示、有氛围、有保障”的要求,创建了经开区云岭社区、大理市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村委会新庄村、鹤庆县云鹤镇秀邑小学等339个具有地域、行业、民族特色的省、州、县级廉政文化示范点,让每一处廉政坐标都成为一张张廉政文化教育“名片”。
让持续发展保障有力。建立廉政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各级各部门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监委组织协调,部门密切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聚焦党员、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教育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面向社区居民、企业员工、青少年学生、农村群众等不同群体,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采取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方式,潜移默化推动廉政文化深入人心。同时,把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一并检查考核;将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和管理情况列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并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