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监督关键要变事后被动监督为事前、事中主动监督,特别对一把手要全方位监督,让监督对象感到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谈到将日常监督抓出实效时,昭通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负责人说道。
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结合实际,持续完善长效管用的监督机制,紧盯全面从严治党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让不能腐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越扎越紧,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拓展监督“宽度”,延伸监督“长度”,让欲腐者时常陷入贪手随时可能被斩断的恐慌。
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强日常监督,坚持抓早抓小,做到轻微违纪‘露头就打’‘触线就查’‘逢错必究’,着力实践运用第一、二形态做实日常监督,筑牢拒腐防线,提前打下‘预防针’,严守第一道关口。”
据了解,市纪委监委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监督制度、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持续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作为监督执纪的重要手段,出台谈话函询暂行规定,积极发挥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的警示惩戒、教育挽救作用。出台《加强政治监督工作暂行办法》《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办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实施办法》《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施办法》等13项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切实扎牢制度笼子,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此外,该市积极探索建立了市部门约谈县(市、区)直部门机制,由派驻(出)机构督促上级一把手延伸抓下级一把手,强化行业内部“自上而下”的垂直监督,着力从“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入手,推动实现全过程监督管控到底。
“推进不能腐必须重制度笼子的制约,切实构建起有效制约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监督,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因制度管控到位、管控到底而不能腐。”该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要切实筑牢交叉感染“防护墙”,促使监督对象及时刹车止步、迷途知返。(马永亮 || 责任编辑 国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