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云纪时评】以“落实”破除“形式”

发布时间:2020-05-08 10:00:11   来源:红河州纪委监委

“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近日,中办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其中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党中央确定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形式主义还没有完全根治,不敢担当、敷衍应付、作风不实,执行政策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基层干部的精力,影响了工作的深入推进。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小康社会要全面建成,还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必须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为基层降压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这个招,那个招,不落实都是虚招。关于实干,古有王符“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不追求虚有其表,致力于实际的志向;王守仁“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的精神。古往今来,天下大事必成于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任何部门都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不能搞先斩后奏,更不能口是心非。在推动抓落实上,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监督的精准性,进一步加大对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让搞形式主义的人无法投机取巧,不仅无捷径可走、无利可图,还要因此受到惩处、付出代价。

这本事,那本事,落实见效才是真本事。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政治机关,既要统筹整合内部监督力量,又要协调联动外部各方监督资源,驰而不息加压整治,坚决消减不正之风的反弹势能,坚持问题导向,坚守节点、阶段推进,不断释放真抓实干的新信号,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要把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落实情况作为主责部门的监督重点,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再监督,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推动形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良好氛围。

查问题,转作风,工作才能落实。问题越突出,就越要有攻坚克难、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勇气。当前,一些形式主义现象改头换面、隐形变异:发文件红头改白头、正式改便笺,同一主题会议层层开,要求基层提供视频图片资料作为工作佐证,以“属地管理”为由搞责任“甩锅”。这些问题反映出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也意味着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说明,当前,尤需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瞪大眼睛、拉长耳朵,揪住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形式主义问题不放,切实解决好人民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作风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抓落实,重实效,才能体现作风转变。基层减负效果好不好,就是要看广大基层干部的期待有没有实现,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有没有得到解决。做得好的,要不骄不躁,继续做下去。做得不到位的,要不怕阵痛,痛改前非,而且不要再复发。对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的形式主义纪检监察机关要一查到底、决不放过,阻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传播变异途径。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在病灶上猛药除疴,在责任上动真碰硬,确保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总能达到。基层减负,就应该破除“无痕迹则无政绩”的考核评价“硬杠杠”,从源头改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调查研究,科学部署安排,以实际成效为导向,重在看实际落实效果、看百姓评价口碑。只有做到真减负、少折腾,让基层干部体验到实实在在减负的获得感,才能干出实效,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余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