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贡山:纪检监察干部携手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03-20 09:07:29   来源:怒江州纪委监委

“大家要对自己联系户明白袋里的信息烂熟于心,对照县里的方案对影响高质量脱贫的问题再排查……”这段时间,贡山县纪委监委正在挂联的茨开镇满孜村开展“背包入户、携手小康”行动,为即将开展的全县脱贫摘帽验收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别看现在的满孜村已经脱贫摘帽,群众喜气洋洋,四年前可是另外一番景象。

坐落在怒江边的满孜村曾经是贡山县城周边最穷的村子,全村1400多人口中有1100多是贫困人口。“路不通、地不多,靠国家低保过日子,嫁进来的媳妇会跑掉”是当时满孜村的真实写照。

面对难啃的“硬骨头”,该县纪委监委主动承担了挂联责任,先后选派了15名农村基层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干部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机关40名纪检干部挂联建档立卡户110户,做到挂钩联系全覆盖。

“要改变全村的贫困面貌,出路在哪里?”县纪委监委干部、时任驻村工作第一书记的李春波从驻村第一天起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对全村的自然资源禀赋进行盘点后,李春波发现虽然满孜村的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但是村里却有1.4万亩林地。“这可是不得了的资源,一定要做好这篇文章。”李春波找到了突破口。

贡山1_副本.png

图为贡山县纪委县监委干部为联系户采集信息

有了初步设想,工作队与茨开镇党委结合其他乡镇的经验,进行了多次的对比论证,最终确定大力发展以草果为主的林下特色产业,带动全村群众脱贫。2015年起,驻村队员带领群众在海拔较低的林地里种植草果,在海拔较高向阳的山地种植白山药、百合等经济作物,同时尝试养殖高黎贡山香猪、本地黄牛等。2019年全村草果收益44.5万元、白山药收益44.4万元,而且产量还在不断增加,群众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看着依靠林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群众逐步改变了靠种地为生的观念,驻村队员们及时加大了退耕还林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把耕地退出来变成收益更高的林地。同时,驻村队员积极向县级相关部门争取,将200多名群众聘为生态护林员、地质监测员和河道管理员,为群众拓宽了收入渠道,实现了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双赢”。2018年11月,驻村工作队又在满孜村建成了就业扶贫车间,让农村留守群众实现增收与照顾家庭两不误的梦想。

有了致富的产业、多个增收渠道,还要有过硬的基础设施。大部分村民小组不通公路的问题一直萦绕在驻村队员们的心头。通过不断向县扶贫办和茨开镇争取,2018年10月,一条2.7公里的通组公路建成通车,各个村民小组被连接了起来。

公路通、经济活,山上的农户全部实现了半小时进城。“以前我们到城里,走山路来回需要3个小时,坡陡路滑,非常危险。现在公路通了,村里每家都买了车,我们自己生产的农作物和大小牲畜也可以第一时间卖到县城的市场里。”看着修好的水泥路村民和新元心里喜滋滋的。

贡山2_副本.png

图为贡山县纪委县监委干部在走访入户

如今的满孜村,一排排整齐靓丽、有着民族特色的新房镶嵌在山间,致富草果种满山坡,曾经的“穷窝子”在2019年底彻底斩断了“穷根”,实现了全村脱贫。

“县纪委监委派来的纪检干部勤勤恳恳、扎实工作、作风优良,是满孜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满孜村委会主任丰凤庭对县纪委派出的扶贫干部赞不绝口。

“脱贫攻坚,关键在一个‘真’字。作为纪检干部更是要树立标,自到村的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想尽千方百计,走村入户结穷亲,贫困户的问题一日得不到妥善解决,我们就绝不收兵。扶贫路上虽然有辛酸和泪水,但收获更多的是满满的感动。”回顾四年帮扶之路,驻村工作队员朱向梅深切地说。

“虽然贡山县已达到贫困县摘帽退出各项指标验收标准,但部分已脱贫乡镇产业基础薄弱、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还屡禁不止等影响高质量脱贫的问题仍然存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发挥好服务保障作用。”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代理主任李明表示。带领满孜村贫困群众脱贫的贡山县纪检监察干部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收拾行装再出发,继续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贡献力量。(李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