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记·12月6日 | 美好生活来得并不容易——加油奔小康系列报道⑦

发布时间:2020-12-07 07:41:0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每天早上不到六点钟,下淤村60岁村民姜苏花和丈夫郑良仁就会早早起床,收拾完毕,赶到马金溪水岸游步道,开始一天的劳作。

三年前,村里安排身有残疾的夫妻俩负责游步道的保洁工作,每人每年工资1.5万元。“10年前腿伤残后一直在家,没想到现在老了还能再就业。”说起现在的生活,郑良仁心满意足。除了这份保洁工作,他还在村口桥头摆了一个小摊,夏天卖饮料,秋冬卖水果和土特产。旅游旺季,每天能收入100多元,加起来两口子一年收入超过4万元,今年还新建了一幢三层小楼。

同郑良仁一样,在下淤村,家家户户都尝到了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甜头。只要有劳动能力,就不愁在村里找不到工作。仅今年国庆期间,村里就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8.4万元。

然而眼前的美好生活,来得并不容易。下淤村位于浙江省开化县城城郊结合部,钱塘江源头马金溪穿村而过。“河滩是垃圾填埋场,河道是藏污纳垢地。”谈起十年前的马金溪,当地村民记忆犹新。河岸上乱搭乱建遍地开花,农具柴火随意堆放;河道中猪栏猪圈排出的污水到处横流,臭气熏天,是名副其实的“臭水河”。

转折发生在2014年初。开化县委、县政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县部署实施“五水共治清三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清黑河、清臭河、清垃圾河)战略,下淤村积极响应号召,提出以“河畅、水清、岸净、景美”为目标,大力开展“治水造景、富民强村”行动。但工作伊始,进展却不顺。拆除私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疏浚坑塘河道……每一项环境整治工作都牵涉村民的具体利益,有的不同意,有的不配合,工作一度陷入停滞。“这是惠及全村的大好事,再难也得做下去。”村两委干部形成共识,逐家逐户去做思想工作。很快,沿溪两岸和上游的污染企业以及猪场全部搬迁,生活垃圾不见了踪影,农村生活污水得到集中处理,原先杂乱的荒地被治理得秩序井然,马金溪河水变清澈了,河滩变整洁了。

“治水造景”只是第一步,“富民强村”才是最终目的。“乡村发展的最大的苦恼在于有项目,难落地,有产业,难统筹。”下淤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庭回忆,为趟出一条适合村里的致富路,村两委一班人有空就跑到县里问政策,跑到地里找资源,最终决定发展乡村旅游业。哪些资源可直接开发,哪些资源还尚未挖掘,又有哪些资源通过协调可作为村集体统筹利用等等,村两委干部心中始终装着一本“明白账”。

当年6月,河滩地被划分成四段,使用权首次对外招标。招标结束,村集体经济当年新增49万元。根据招标协议,这49万元资金全部投入治水造景再发展。不久,河滩上修起了游步道,道路两边铺上了新草坪,建起了小景观。村里还根据河滩的地势特点,划分出水上游乐区、河滩烧烤区等不同区块,统一管理,经营利润业主共享,并为村民增设就业岗位200余个,昔日的“垃圾填埋场”成为村里致富增收的“聚宝盆”!

乡村振兴,关键还得靠人。针对村里发展起来后面临的老年人占比太大、青年劳动力和人才缺失等人口、人才瓶颈问题,每逢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村两委都会谋划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推介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解读返乡创业政策,鼓励回乡创业。“真是做梦都想不到……”说到下淤村的近几年的变化,返乡创业村民张长才很是兴奋。今年春节,张长才回到老家,发现家乡的乡村旅游产业做得风生水起,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冲动。他在村里投资开了一家咖啡屋,每月纯收入达2万余元。从离乡到回乡,张长才的故事也是900多名下淤村外出务工村民回乡圆梦的缩影。

昔日淤泥遍地满池塘,今日生态经济亮光光。乡村旅游这条路,下淤村算是走对了。叶志庭介绍,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220万元,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村集体资产价值超5000万元。为引进更多人才、增添发展后劲,村里实施老旧房屋改造计划,并成功引进一批艺术家,让他们成为下淤“新村民”。有了“自带流量”的艺术家的入驻,村子里的文化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崇文厚德、以文化人”成为当地村民的新风尚,“产业兴村,文化兴农”,在下淤村不再是一句空话。(岁岸 | 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