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富宁县聚合力量,搭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充分运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的力量织密“监督网”,运用信访下沉、常态巡访、对村巡察的方式,采取“蹲点式”监督、面对面监督、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法构筑“监督网”靠前监督,打通监督执纪的“最后一公里。”
信访下沉,零距离收集群众诉求
“老乡,这是举报方式,发现身边党员干部有以下问题的请积极通过以下方式向我们反映。”该县纪委监委常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到13个乡镇开展公开下访接访及法制宣传活动。
运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认真向群众宣传监察范围、监察权限、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信访举报范围和渠道、举报信需要包含的要素等内容,引导群众依纪依规信访,提倡实名举报、杜绝诬告陷害,提高群众对党员干部监督的意识。围绕脱贫攻坚问题、涉黑涉恶腐败及充当“保护伞”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开展接访。共接访群众1500余人,发放资料2000余份,收到信访件24件,问题线索7件,通过公开下访接访,拉近了纪检监察机关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反映自己的诉求及问题,提升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知晓率和信任度。
对于群众反复反映的突出问题,县纪委监委相关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深入到谷拉乡新村村委会,组织信访人、村委会干部、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证明人、旁听人员参加信访举报听证会。案件查办人员逐一通报了群众反映相关问题的核实情况,信访人、评判人员就不清楚的地方向案件查办人员提出质疑,案件查办人员、被反映人、证明人等现场举证答复,通过积极主动提问和耐心细致解答还原事实真相,还监督、监察对象“清白”、让广大群众明白,促使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常态巡访,广范围倾听群众呼声
“老乡,你们村务有公开吗?低保户是怎么评定的?平时有没有向大家公开评定情况或者动态管理情况?”这是富宁县各巡访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巡访问得最多的话。
按照该县乡镇巡访工作暂行办法,成立乡镇巡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乡镇巡访办与乡镇纪委(监察组)合署办公,统筹协调本乡镇巡访工作,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组成巡访组,紧紧围绕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执行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等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方面存在问题,紧盯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责不力、监管不严、扶贫政策落实优亲厚友、违规操作、挪用侵占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采取定期、专项、综合、随机的方式深入开展巡访。
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共组成走访组234个,开展走访906次,走访群众5268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35条,发现问题105个。
对村巡察,划重点整治突出问题
“在县委第一巡察组对那连村巡察期间,田蓬镇那连村委会副支书黄某某,以现金、微信转账的形式主动退还13户群众2014年榨季甘蔗款12300元,并向县委巡察组递交了悔过书。”这是富宁县巡察向村(社区)延伸震慑的一个缩影。
自巡察向村(社区)延伸工作开展以来,该县从第十轮巡察开始,把村“三委”、村级学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巡察的重点对象,全面开展巡察。在巡察内容上明确“六看六整治”。即看村党组织政治生态好不好,着力整治虚空欺瞒、软弱涣散问题;看自然生态好不好,着力整治私挖乱采、乱砍滥伐问题;看社会治安稳不稳,着力整治欺行霸市、黑恶黄赌问题;看村内民风纯不纯,着力整治铺张浪费、大操大办问题;看集体经济强不强,着力整治侵占私分、散小慢弱问题;看党员作风正不正,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同时查县乡村三级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委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查村组各项制度建设情况;查村组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查乡镇矛盾调解台账;查村财乡管台账;访村组德高望重的老人;访居住在村组的离任老干部;访贫困群众;访驻村干部,严防监督死角。
巡察向村(社区)延伸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已完成67个村(社区)巡察,发现问题36个,立行立改207项,发现问题36件,移交问题线索16件,立案1件。(熊桂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