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布朗山乡曼果村委会的贺外村民小组是一个山青水秀、拉祜族聚居的小山村,全村90多户,是勐海县纪委监委挂钩帮扶的贫困村之一。
作为“直过民族”的拉祜族,又被誉为“猎虎的民族”,在过去“猎虎时期”,群众为了外出守山打猎方便,男男女女都会把头发剪掉,这个习惯在年纪稍大的长者中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他们也被称为“光头拉祜”。
按照贺外拉祜族的传统习俗,公历的每年12月中旬的12日是他们的春节。
12月11日一大早,我在村委会正常当班,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贺外村民小组村民扎托的电话,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话和我说:“队长(驻村工作队长),明天我们贺外过年,你和工作队员要一起来和我们过,好吗?”
没一会,我又接连接到了村小组干部和建档立卡户的邀请电话,无一不是邀请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干部去他们村过年,感受他们的新生活。
回想起一年多前,我刚刚开始驻村,第一次来贺外,由于语言不通,村民对我表露出的是不信任,依然沿袭着他们看到陌生人就远远跑开的习惯,还会回头给你一个神秘的笑。
一年半过去了,随着进村走访的次数增多,群众虽然不知道我的详细情况,但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当过兵的人,是村委会的工作队长。去的次数多了,熟悉了,他们对我的态度要也在不知不觉中转变,慢慢地接受了我和同事这群“外来人”。
记得第一次到贺外入户走访,到建档立卡户家里,大人外出劳作都不在家,只有一个大约7、8岁的小女孩在家,她正在忙着给妹妹做简单的腌菜抄饭。
这个年纪尚小的女孩,看着几个陌生人进门,即刻停下了做饭的手,呆站在原地,无所适从的样子。
看到这个情况,我走近她,轻声问:“小朋友,你的爸爸妈妈呢?他们去哪里了?”女孩撅着小嘴,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着我们。
此时,空气似乎已经凝结。好大一会,她才嘟囔着对我们说:“他们离婚了,各自有了新家,把我和妹妹留在这里和外公、外婆、舅舅一起生活。今天外公他们都山上采茶去了。”
看着这个孩子瘦弱且单薄的身体,我几乎不相信她能照顾年龄更小的妹妹。但刚进门时,她在锅边熟练炒饭的动作,知道这肯定不是她第一次为妹妹做饭了,对这个“小大人”,我不得不另眼相看。
与她交谈后,得知她叫那儿,8岁的她就把更小的妹妹照顾得井井有条,这很出乎我意料,但更多的是疑问和担忧。
她不上学么?不上学,她的将来怎么办?
我心里想着,拿出手机拨通了村小学负责人的电话,询问那儿上学的情况,得知那儿是个懂事乖巧的女孩,由于失去父母的关爱,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已处在辍学的边缘......
回到村委会后,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干部专门为那儿的事开展了一场专题讨论。决定首先帮那儿家5口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协调村茶叶合作社优先收购她家自产的茶叶。工作队员要经常去她家走访看望慰问,及时了解她及家人的生产生活和她上学的情况,增强她走出阴影,好好读书的信心,经过努力,那儿的情绪逐步得到了稳定。
2020年,那儿家仅仅茶叶一项纯收入就达到6万多元,加上每人每月300多元的低保金和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补助,那儿上学已无后顾之忧。目前,村干部正在与那儿的父母协商抚养费的事宜。
12月12日这天,按照约定我来到贺外,觉得时间还早就先去看望那儿姐妹俩。
还未到她家门口,远远地就看到她身着节日的衣装,疾步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兴奋地说:“范叔叔,你们快到我家坐。我现在读3年级了,还是班上的学习委员,等妹妹到上学的年纪,我们就可以一起去上学,老师说读书能让我们过上好生活,所以我要好好学习......”
她一边兴奋地向我们说着,一边让我们进屋坐下,随即端茶倒水招呼着。
看着那儿无忧无虑的样子,我在内心祝福这个懂事、乖巧的“小大人”,早日实现她过上好生活的愿望。
与那儿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走出她家,准备去下一家。那儿站在家门口,向我们挥着小手,她开心的笑就像山地里盛开的茶花。
“队长,你们怎么现在才来?我都等你们一早上了,你看饭菜都冷了。”在村民扎现家时,他一边把我们迎进家里,一边说,经过这几年的扶贫帮助,拉祜人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过年了,家里杀了鸡、买了肉,什么都不缺。
为巩固贺外的脱贫成果,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培训学习,村里办起了茶叶初制厂,统一收购价格,生态种植,科学管理,改变了过去好茶卖不上好价的状况。
为让村里的茶叶品质稳步提高,今年还开展茶艺培训,提高了村民制好茶、卖优质茶的信心。进一步提升了村民发展致富的积极性,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茶叶真正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如今的贺外,今非昔比,住房、饮水、道路,拿村民的话说,就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或不敢想的。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听着他们一阵阵的欢笑声,我也被他们的开心深深感染,踏着不太跟得上的三弦节拍,与村民挑起了欢快的集体舞“三跺脚”。(勐海县纪委监委 范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