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锦山哥是个“骨灰级”诗词爱好者,一个偶然的机会,和锦山哥聊起诗词,我在脑海里疯狂搜罗,发现记忆中的诗词已经零零碎碎,能记得完整的只是简单的常见几首。自认为比较“拿得出手”的,便是素有“天下第一联”之称的《大观楼长联》,问起锦山哥会不会背这长联,他笑了笑,张口即来:“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听他背诵,我也来劲,顺接着他往下背,你一句我一句,把长联重温了一遍。
记忆中很多事物随着时光的变迁而淡忘,而这首长联,像是从时光的宝盒中苏醒过来,抖抖惺忪的睡眼,将岁月中的一幕幕光影拉扯到我面前。7岁那年,我第一次去省城昆明,在大观楼的游客区域买了一把黄色的塑料扇子,扇子上就工工整整地印着这长联。那时候我能识的字寥寥少数,更不懂长联其中的深意,只因为孩童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就缠着父母教我。通篇死记硬背下来,时常作为“才艺”在亲朋面前展示,总是赢得阵阵夸赞。
入学后,我偏科极为严重,甚至开始厌学,但每一篇和诗词有关的课文,都像施了“魔法”般吸引住我的眼球,我沉迷于那些优美简短的句子,没有多余的赘述,但却余音袅袅,甚是奇妙。许多诗词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朴素简约却铿锵有力;有的诗句里,诗人把一生际遇的感慨氤氲在字里行间,糅杂跌宕起伏的辛酸,荡气回肠,读来内心常常感到回味无穷。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成为一名纪检干部,诗词对于我的影响绵长而有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纪检人的气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艰难的时刻,在描绘梅花的坚韧的秉性诗句中也能给我们“凌霜傲雪”的勇气,廓清迷雾,读来常有大梦初醒之感;“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芊”,抒写出纪检监察干部坚决清除腐败、正本清源的意志力。
如今,因为岗位变动,从城区到乡镇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也可用诗词来描绘一番,督查春耕生产时候,深入田间地头时,“一犁新雨破春耕”的诗句和场景同时盘旋在脑海中,在督查路途中用一颗柔软的心灵去品味万物生长的节律。“老民不预人间事,但喜农畴渐可犁”,老牛、绿油油的秧苗和生生不息的劳作就藏在诗词的背后,把春耕田地里的一派景色描绘得活灵活现,在春天清晨的薄雾中,树上嫩绿的枝桠随风微微摇曳,曼妙旖旎,让我不由地轻轻踱步,生怕惊扰了此番静谧。
习近平总书记把经典诗词称作“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诗词的巧妙,是在精神世界中,既能雪中送炭,又能锦上添花,承载着厚重的意义。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那些如鲠在喉,无从开口的情愫,在诗词中都有迹可循。水流云在,看月到风来。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步履匆匆,为生活所奔忙,但如果能够读读诗词,便如同在炎热烦闷中饮下一杯甘甜而冰凉的果汁,通身的清凉暂时能够摆脱焦灼的桎梏,沁人心脾。诗词里的天与地、山与河,蕴涵着深远的境界,常常是我们在现实里心酸经历的一丝补偿和慰藉,藏在诗词里的哲学蕴意,包扎治愈流泪的心,即便生活无法成诗,也能增添一丝诗意。
快到而立之年,再读《大观楼长联》,隐隐约约能够感受作者孙髯翁诗句里“夕阳暮霭,钟声稀疏”的苍凉之感,触其细节,方知深刻。循着回忆的踪迹,发现自己在7岁那年便埋下了一颗热爱诗词的种子,虽然这颗种子距离枝繁叶茂遥不可及,但就是这颗“微芽”,在每一个感到艰难和晦暗的日子里,都能带着情怀,拓路踏歌,给内心添上一抹绿,染上无限生机。(陈奕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