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这是我们6个人的伙食费,共计120元,麻烦你收一下。”“好的,我给你们开单据。”这样的场景对于施甸县纪委监委到酒房乡旧寨村走访群众的干部来说,已经重复了无数次,每次都很自然。
施甸县是“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楷模杨善洲的故乡,党员干部下基层吃饭交伙食费并不是“新鲜事”,全县妇孺老幼都听说过杨善洲百里山路交两角钱伙食费的故事。那是1952年3月,在原保山县第五区西南乡(今施甸县何元乡石头寨村)搞土改工作的杨善洲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到保山参加培训。杨善洲在石头寨村住了半年多,吃住都在最穷的老安家和老李家。他吃了饭要给伙食费,每顿1角钱,从来不占老乡便宜。“来,老安,这是这个月的饭钱,1天两角,30天就是6块钱。”就在回保山的头晚,杨善洲从衣服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一堆毛票,用手抚平递给老安。在第二天早上,老安家用纸包了两个煮熟的红薯让杨善洲在路上吃。半路上,杨善洲发现红薯下面压了两张一角的钞票。回到保山,这两毛钱一直让杨善洲惴惴不安。
“这饭钱你们一定要收下,不然组织上就要处分我、开除我。”“让我少交两顿饭钱我就少交,这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个共产党人,这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犯的……”后来,杨善洲向组织作了深刻检查,并深夜徒步走百里山路到安姓人家交了两角钱,并把检查念给安姓人家听。
作为土生土长的善洲故里人,打小就听父辈们讲杨善洲的清廉故事,说他有个规矩,就是下基层吃饭从来不搞特殊,吃了饭都要交伙食费,这个规矩从未破过。
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到乡政府报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餐票,1元一张,每次用餐前都要自觉把餐票交给管理人员。工作后的头三年,被安排到了山区行政村驻村当工作队员,在村上用餐刚开始每餐5角,后来加到1元、2元等,平时吃饭都是用表格登记记账,每月底结算交付伙食费,记账表挂在厨房或村上显眼的地方,让群众看得见,接受群众监督。虽然那时纪律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从来没有人“赊吃”或“赖账”。
“伙食费一定要收下,这是规矩。”三年前,我们刚开始到旧寨村挂包帮扶贫困群众时,在村上用餐后交伙食费总会出现拒来拒去,村上非常热情,总觉得收了钱很“不尽人情”。但是,热情代替不了规矩,当村干部看到大家态度那么坚决,也就不再推辞。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经历了多次“较量”后,吃饭交钱就形成了惯例。
“账不能这样算!我们机关干部下乡,这里吃一顿、那里吃一顿,拍拍屁股就走,谁来付账?最后还不是摊到老百姓身上。”这是1984年的夏天,身为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带着驾驶员和秘书到龙陵下乡,在第二天返回的路上得知秘书未“完成”交6块5毛钱伙食费任务后,当即让秘书返回龙陵交纳伙食费,秘书返回的车费、住宿费又花了32元,因算不通这个“倒倒账”找杨善洲理论时受到的训话。
其实,那时候多数人也对杨善洲老书记的做法想不通,都会认为杨善洲老书记太古板、太顽固。如今,大家自觉交纳伙食费,不搞大吃大喝,基层负担减轻了,党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价好了。再回过头来“嚼一嚼”“品一品”杨善洲故事,虽然思想上不可能达到杨善洲老书记的境界,但是内心深处都会有新的启发和触动,方能理解杨善洲老书记所算的民心账、廉洁账的深刻内涵。
“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是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善洲故里的党员干部多年来自觉交纳伙食费,将学习杨善洲精神变成实际行动,这就是让杨善洲故事化风成俗、成为习惯的具体表现。(施甸县纪委监委 赵贵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