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是强化不想腐的重点工作和重要环节。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要注重家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总体来看,当前警示教育、家风教育、政德教育等廉洁教育与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求还有差距,廉洁教育作用发挥尤其是治本功效还有待提升。
要增强针对性提升感染力。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因岗、因人、因时分析研判违纪违法问题和典型案例,差异化、个性化地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切实感受到警示就在身边。警示教育要真正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就少讲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老案例、大道理,要善于运用身边人、身边事,提升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促使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进行深刻对照反思。有针对性地到“案发地”开展以案促改,通过“案中人”教育身边人,分层分级、分领域分行业进行,让党员干部引起共鸣,引发深思,有效发挥警示教育功效。要根据地域、行业和系统特点,以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典型案件为素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召开行业领域警示教育大会,深入剖析案件发生根源,查找廉政风险点,分析总结案发规律性问题。
要激发接受教育主动性。要不断探索创新,改进方式方法,夯实教育成效。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把对领导干部的廉洁教育纳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总体部署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不仅要带头接受教育,而且要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干部廉洁教育工作。要常态化开展纪律处分宣布暨案件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的案件分层级、分系统、分领域开展警示教育、普纪普法教育,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要认真开展旁听庭审,清晰地还原被告人一步步沦为“阶下囚”的违法犯罪过程,为在场的党员干部上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摒弃“看客”心态。坚持在以案促改工作框架内对惩治腐败、监督制约、警示教育进行统筹部署,充分用好案件“活教材”,着力发挥以案促改标本兼治作用。在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的同时,落实典型案件“一案四警示”,要求针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撰写剖析材料、采写纪实通讯、编印忏悔录、拍摄警示片,要求各级案发单位组织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廉洁教育在使党员干部受到警醒的同时,也督促相关地方和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持续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要完善家风建设这门必修课。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官员贪腐、违法乱纪等社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家风败坏。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现代转换以及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相关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观点、新要求,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家风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风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密切关系。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从责任主体的新视角加强对领导干部以及普通党员的管理和监督,使家风建设成为党风建设的方向标。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监督要延伸到“八小时以外”,把家风建设情况纳入工作的职责范围内,对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广大公职人员要主动学习和传承先辈们勤俭、务实、清廉、正直、自律等良好品质,助力建设更加清正廉洁的政府,扎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正心修身加强政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德”的教化养成。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公权力执掌者在修德问题上理应发挥典范和带动作用,必须在“大德”“公德”“私德”上下苦功夫,成为引领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领导干部要从个人出发,加强学习,增强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学会慎独、慎初、慎微、慎欲。要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完善政德考核和监督机制,持之以恒加强政德建设,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增强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认同,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和道德操守,不断正心修身,始终追求美好崇高道德境界。(岩温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