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云南深刻吸取白恩培、秦光荣连续两任省委书记和连续四任昆明市委书记严重腐败案件的教训,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举一反三、防微杜渐,避免重蹈覆辙。
日前,西双版纳州纪委监委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如何围绕“三不”机制建设,强化整体思维,一体谋划、统筹推进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及其作用发挥情况开展了调研。
一、开展警示教育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紧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坚持警示教育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边学边查与边整边改相结合,结合边疆地区实际、民族特色,打造边疆特色警示教育基地集群,充分发挥正风反腐肃纪警示教育作用,为全面修复净化西双版纳州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建立机制统筹推进。西双版纳州把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抓手,将推进警示教育基地建设与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加强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相关实施意见,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体制、工作推进机制、激励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州纪委监委加强分类指导和监督检查,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推进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将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同时,为使警示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出台了西双版纳州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管理使用规定办法,对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管理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整合资源强化阵地建设。围绕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抓特色、育亮点、树典型、重示范,大力推进阵地特色化建设,州县两级警示教育基地各有特色、有所侧重,避免重复建设。州纪委监委对全州警示教育基地教育内容和组织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按照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的部署要求,对县市警示教育基地的职能定位和辐射区域进行了调整,坚持走发展本土特色与廉政文化相融合的路子,满足党员干部就近接受警示教育的现实需要,先后建成一个州级警示教育基地和三个县级警示教育基地。加大沟通协调力度,整合西双版纳监狱资源,把开展监狱“现身说法”作为警示教育基地的延伸平台。同时,不断加强警示教育基地管理使用,适时进行警示教育基地改版升级,突出政治警示作用,彰显政治监督威慑,切实增强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政治自觉。
(三)深度挖掘注重警示效果。选用本地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度剖析身边活生生的典型腐败案例,每查办一起腐败案件,采取查办案件与剖析研究案件同步进行的办法,提前介入案件,与专案组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掌握案件细节,抓好“案例+基地”建设。实践证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可以更好地提升警示教育的效果。同时,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云南省高级别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保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高压态势,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警醒、震慑作用。警示教育基地通过实物案例、宣传图版、场景演示、声光电系统等传统形式和科技手段,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单一性、片面性,使警示教育入脑入心。着力发挥好综合警示作用,突出重点,制定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范重点岗位工作人员、拟提任的党员干部和新入职的公务人员以及部分家属到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各地各部门不仅重视党员干部的参观活动,还注重警示教育谈感受,运用报刊、网站、自媒体等平台,以召开交流座谈会、党课、撰写观展心得、家属亲情助廉等形式,做好后续文章。
二、当前警示教育基地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警示教育基地建设,与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和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与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求还有差距,警示教育基地作用发挥尤其是治本功效还有待提升。
(一)思想认识方面。当前,有的没有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高度认识警示教育的治本功效,对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存在模糊认识。一方面,有的没有深刻认识到警示教育是强化不想腐的根本性环节,片面认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重点是查办案件,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是软指标软任务,在部署落实上重视不够,存在时紧时松现象。另一方面,有的热衷于标新立异,搞一些不切实际的表面工作,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走出认识误区,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警示教育实际效果。同时,有的单位应付心态重,开展教育缺乏主动性,上级有要求就开展,没要求就不开展,存在“一阵风”现象;有的还存在看客心态,活动走过场搞形式,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
(二)体制机制方面。一方面,警示教育基地建设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精准的问题。有的地方全局观念不够、整体思维不强,认为警示教育是纪委监委的责任,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把制度建设、思想教育工作全盘推给纪委监委;有的纪委监委重办案轻教育,对警示教育工作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存在纪法贯通、统筹衔接不畅问题。“三不”机制互促并存,有机统一于反腐败工作实践,只有一同谋划、一同部署、同向发力,才能增强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性、实效性,实现效应叠加和最大化。但实际工作中,纪委监委内部有关部门之间如何强化整体思维,做到一体谋划、统筹推进,对如何统筹进行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规范、可操作的运行规则,对如何调动派驻机构、巡察机构的主动性,办法不多。
(三)作用成效方面。总体上看,随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监督范围和对象也大幅扩大,但教育活动习惯程式化开展,还是参观教育基地、集体学习理论等“老模式”“老内容”,教育题材更新慢,缺乏针对性,对党员掌握程度及党员心理动态变化不能及时跟踪了解。甚至一些警示案例还存在内容雷同、形式单一、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同时,全州一盘棋、充分利用共享的理念和机制还不健全,各地各单位各自为战、单兵作战,搞重复建设的问题,还客观存在。有的建基地积极,用基地乏力,警示教育资源存在闲置现象。此外,警示教育节点把握不好,强震慑效果不明显。比如,在换届前后、班子成员或新提拔干部等未及时开展警示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职专业讲解员队伍,讲解存在不深不透、灵活性、互动性不强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的对策建议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追求的是综合叠加效应。警示教育是强化不想腐这个根本的重点工作和重要环节。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畏法纪、遵规守矩、崇廉拒腐。
(一)高位推进,增强警示教育的时代性。一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中,要始终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自觉,牢牢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坚持以“三不”一体推进机制建设为统揽。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是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深化警示教育基地发挥作用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要紧紧抓住清正廉洁价值观这个根本,把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塑造作为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管理使用的重中之重。三是用好以案促改载体。以案促改,一头连着不敢腐的“惩”、一头连着不能腐、不想腐的“治”,在治标与治本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在惩治和预防之间编织了一条纽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落实“三不”一体推进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坚持在以案促改工作框架内对惩治腐败、监督制约、警示教育进行统筹部署,充分用好案件“活教材”,着力发挥警示教育基地以案促改标本兼治作用。
(二)强化定位,增强警示教育的原则性。一是坚持统筹谋划。把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管理使用工作纳入党委思想政治建设总体部署,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严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组织生活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对党员领导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各项要求之中。二是坚持因人施教。既扩大教育覆盖面,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专题警示教育,又突出重点,抓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领域、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在警示教育基地实地接受教育以后,进一步以调查问卷、定期谈心谈话、线上线下测试等形式,掌握了解教育成效及党员干部最新心理动态,及时把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按需施策,精准教育。三是坚持注重实效。将民族文化融入警示教育基地中,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警示教育,在展现形式和内容上应更加贴近边疆民族特色、贴近纪律建设实际、贴近教育对象思想和工作实际,使警示教育入情入理、入脑入心,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探索亲身体验的方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切身体会,形成震慑。四是坚持建章立制。不断推动警示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工作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加快构建充分发挥教育说服力和制度约束力整体功效的警示教育基地制度机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在监督检查、制度建设、思想教育等方面共享资源,建立与相关部门协调推进“三不”工作机制。在纪检监察业务工作中统筹考虑推进“三不”,将审查调查工作与监督检查工作结合起来,将查办案件与提出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开展警示教育等结合起来,建立以案促纠、以案促改工作机制,形成工作闭环。
(三)整合资源,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一是深度挖掘运用资源。充分运用各级警示教育资源,深刻剖析总结典型案例症结规律、成因教训,拓展创新警示教育基地平台,在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的同时,落实典型案件“一案四警示”,要求针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撰写剖析材料、采写纪实通讯、编印忏悔录、拍摄警示教育片,要求各级案发单位组织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定落实整改措施。二是坚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好本地本单位警示教育资源,落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要求,最大限度发挥身边典型案例和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的反面教材作用。依据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精选具有典型性的“身边案”,对发案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分析,加强发案原因及危害后果的剖析,在警示教育基地以互动式、案例式等形式深入宣传讲解。三是实现典型案例警示效果最大化。坚持把到案发单位宣读处分决定书、下达纪律检查建议书与组织到警示教育基地集中教育结合起来。凡查结的违纪违法案件,都要在本地本单位开展警示教育,从理想信念、监督机制、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深刻剖析典型案例、挖掘警示教育素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警示教育效果。四是落实警示教育刚性要求。接受警示教育结束后,对照发生在本地本单位的典型案例,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情况,谈认识、讲体会,找原因、思危害,对照检查,立行立改。同时,给每位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建立廉政档案,进行跟踪问效,让参观者的感情和触动进一步深化和巩固。
(四)完善机制,增强警示教育的协同性。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刻认识加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把对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纳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总体部署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警示教育开展的突出问题。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不仅要带头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而且要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工作。二是形成工作合力。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组织协调职责,组织开好警示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沟通情况,明确分工,加强督促检查。组织人事部门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党性教育,落实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确定的廉洁从政教育培训任务。宣传思想部门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组织好警示教育。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要将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保证课时和教学质量。社科研究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加强理论研究,为警示教育深入开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健全落实措施。制定成效评估标准,把开展警示教育基地集中教育工作纳入“两个责任”检查范围,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同时,完善保障机制,加大配套资金支持,加大警示教育基地人才队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专业性强、岗位相对稳定的讲解员队伍,不断提升警示教育基地宣传讲解水平。(西双版纳州纪委监委 岩温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