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力度,近年来,红河州进一步完善村(社区)监督网络,推动监督力量下沉一线,做细村级监督,推动监督全覆盖具体化、精准化,全面提升监督全覆盖质效。
建立村(社区)监察联络员制度 “近距离”监督
“作为一名新任职村级监察联络员,我将认真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科学决策的‘参谋员’、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监察员’、基层矛盾化解的‘协调员’,让全面从严治党的‘触角’在基层落地、下沉、扎根。”石屏县牛街镇他腊村新聘用的村级监察联络员小张在接收村级监察联络员聘任书时郑重说道。
为加强监督的精准度,红河州建立村(社区)监察联络员制度,把“探头”安装到村级,将监督延伸到最基层。
蒙自市余家寨村民在发现小组长侵占农村集体土地0.3亩后,向村监察联络员反映,联络员第一时间向文澜街道纪委反映,街道纪委在收到问题线索后立即开展调查处理,并将结果第一时间向村民进行了反馈,被侵占的土地重新归还村民。蒙自市共聘请了101名村级(社区)监察联络员,对11个乡镇86个村委会15个社区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实施监督全覆盖。
用好少数民族纪检监察“翻译官”“无障碍”监督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该州发挥懂少数民族语言的纪检监察干部优势,巧用“翻译官”,深入开展监督执纪工作。
安排精通本土少数民族语言的纪检监察干部参与接访处访,拉近与上访者的距离,使接访过程交流顺畅,提高接访工作满意度,避免因沟通不畅影响工作。
在廉政文化宣传和警示教育的过程中,选派本土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党风党纪宣传员”,用民族话讲“拍蝇”、道“打虎”,切实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党纪法规的认知度。
在调查核实、询问取证的过程中,结合实际需要,注重选派政治过硬的少数民族干部充实到监督执纪的队伍中,充分发挥民族干部的语言沟通和民族情感优势,联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第一线,提升纪检监察机关公信力。
畅通基层群众发声渠道 “不留白”监督
“除了调查问卷上的这些问题,您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想要反映吗?”金平县纪委监委干部一边填写《金平县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信访举报“大走访、大排查”调查问卷》,一边耐心询问受访群众。
该州通过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巡察等多种形式,走访入户,调查了解,变上访为下访,面对面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确保监督“不留白”。
金平县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开展信访举报起底大排查、大走访工作,了解群众对信访问题办理情况是否满意、乡镇和村组干部是否纠正不良作风、对纪检监察工作还有哪些意见建议等,搭建干群“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
河口县把切实维护村民利益作为巡察重点,采取电话预约、集中走访、错时走访等方式,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项目”进行全面走访,拓宽巡察发现问题的渠道。深入到百姓家中、田间地头,充分听取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贫困户、低保户等的意见建议,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中访民情、察民意,重点关注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微腐败”问题。(周笑延)